144 四分五裂东岭关
大隋风雨起仓皇,百万雄师追杨广。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下风云看瓦岗。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好!好一个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王伯当用手轻拍床板,赞不绝口。一首好诗让他忘了背上的伤痛。以前沈厚听到古人因诗sha ren,觉得不可思议。现在看到王伯当爬在床上,阴阳顿挫的吟咏着沈厚剽窃伟人的诗词,犹如服用了止痛药,他方相信。他记得是唐朝武则天时期,朝堂上一个道德沦丧的诗人宋之问,因为看到他外甥写的“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两句十分惊艳,索要不成,竟然杀死自己的外甥,把《有所思》据为他所有。 想到这里,沈厚不由得老脸一红。宋之问剽窃诗词被人鄙视,沈厚他也剽窃了不少诗词,不过他剽窃的都是隋朝以后的诗词,抢了原作者的风采,是不是更可恶呢不过他觉得他比宋之问目的和出发点不同。宋之问是为了讨好武则天和张易之兄弟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奴颜媚骨为人所不齿。沈厚他确实是为了壮大瓦岗军的力量才这么做的,他觉得自己的行为比较高尚,自我意yin了一番,才终于心安理得。其实不管为了什么目的,剽窃都是不好的行为。 王伯当又读了两遍,抬头看到沈厚红着脸,还以为听到他的夸奖才脸红,心中更加觉得他不一般。三十左右的人了,竟然还能脸红,看来他心中还有一片童真和纯洁,怪不得能做出这么好的诗。要不是生在乱世,沈校长恐怕会成为一个大诗人,大文豪吧。不过,现在也不错,天下间提到沈厚的名字,依然是威名远赫,也没有耽搁他写诗。 从王伯当营帐出来,沈厚又在大营里转了转,他明显感觉到纪律好多了。其他反王的人看到王伯当四个人差点被斩首示众,都变得很守规矩。他们可不敢和瓦岗军的人比,毕竟是新来初到瓦岗军,犯事了未必有那么多人会为自己求情。看到纪律好转,沈厚觉得没有辜负王伯当的五十军棍。不知不觉走到程咬金的营帐,就听见他正在劝罗士信和裴元庆喝酒。想到王伯当背上的伤痛,听听他们的劝酒划拳声,沈厚觉得今天五十军棍太少了。这三个货色打了五十军棍,他们还是该吃吃,该喝喝。沈厚也不想见他们扭头就走,走了几步心想不能便宜了他们,于是对身边的亲兵说:“去通知程咬金他们三个,给我写一份检讨,写不好一年都不准喝酒!” 果然还没有走出二十步,里面的吵闹声就变了:“什么?写检讨?还三天内?不如再打五十军棍。”听到他们的牢sao 声,沈厚心满意足的返回了汜水关。他就不信没法子让他们难受,这下子他们也得陪着王伯当辗转发侧受罪。他们烦恼头疼了,沈厚才觉得舒服了一些。本来要惩罚他们,没想到他们到成了度假。如果不是害怕会死人,沈厚都想把他们浇地上涂上蜂蜜,让羊舔。 大军修整一天后,继续向东岭关进军。东岭关的守将是颖州王杨义臣,原本他把铜旗阵设在这里,可是因为十几路反王围困洛阳,为了救驾他只好去了洛阳。现在铜旗阵已经在洛阳被毁,洛阳城也挡不住瓦岗军,东岭关更加不可能挡住瓦岗军。何况败逃过来的左天成还说,瓦岗军有一种箭和长枪差不多,十分厉害。并且呈上来一支让他看看有什么蹊跷,什么gong nu能射这么大个的箭。 看到左天成递给他的长箭,还真和他说的一样,和士兵手中的长枪大小差不多,不过确实是箭,只是后面的羽毛换成了薄铁片。铁片很薄很锋利,如果不小心被划一下必然能划一道血口。再看箭头,和一般射的箭头像似,只是大很多。不过箭杆的尾部有一个小孔是什么意思? “因为有个小孔,所以飞行的时候会发出尖锐的哨音。又因为这种箭杀伤力很大,所以只要听见哨音就能士兵吓得爬在地上不敢动。”左天成看到杨义臣盯着那个小孔于是解释道。 “这次他们没有用那个坦克攻城吗?” “坦克?什么事坦克?没有见到。他们的抛石机也十分厉害,首先就是抛石机,接着就是各种弓箭。最要命的就是他们的准头特别好,力量又大,有人被那个长箭射中的话,盾牌立刻四分五裂,人就会摔下城墙。后来听到那种哨声就没有人敢抬头,只能弓着身子或者爬下才能逃下城墙。这支箭是飞到城里被我捡到的。” “不行,咱们还是接着撤退吧,把这支箭让靠山王和皇上看一看,看看他们有什么好办法?”颖州王杨义臣无奈地说,一个坦克就让人无计可施,没想到还有这种箭,难道天亡大隋吗 杨广登基以后,横征暴敛,搞得天怒人怨,他有心隐退,可是架不住杨林的多次恳求,只好帮衬着。但是看到瓦岗军强势崛起,他真心觉得有心无力。铜旗阵就是他最大的依仗,没想到碰到瓦岗军的坦克,转眼间灰飞烟灭。 “老王爷也要撤退吗?要不要再布置一个大阵。”左天成知道颖州王杨义臣最擅长布阵。 “布阵?布什么屁阵?铜旗阵是我一生的心血,我还能布什么阵?”不提布阵还好,一提布阵,他就像被人在心窝里扎了一刀。听到别人提起,他就感觉好似被人家嘲笑一般,你不是最骄傲自己的阵法吗?不是长吹嘘自己的大阵没有人能破吗?怎么不摆一个? 看到颖州王杨义臣发火,左天成不敢再言语。心中却暗暗鄙视他老了,不中用了,竟然被瓦岗军吓破了胆。不过面子上还是表现的很尊重:“既然王爷觉得撤退好,那咱们就撤吧。” “不撤!你来守关。我把兵权交给你!”老王爷对他没有好脸色,你刚和瓦岗军接触,就逃了过来。现在气喘匀了,让我顶上去,你怎么不顶上去?本来他还想着去扬州见见杨林和杨广,现在却熄了这个念头。反正大隋朝也要完蛋了,自己的铜旗阵为了大隋也被瓦岗军毁灭了,自己去扬州也没有什么作用。人老了,有时候看不惯难免会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干脆就此归隐山林。 “王爷您可别吓我,我哪里有这么大的胆量。大权还是您老来拿。”左天成听出老王爷不满意,对他十分不满意。东岭关杨义臣经营多年,全部都是他的嫡系,皇上来了都不一定有他的话好使。左天成和这里相距不远,自然知道利害关系。他觉得他敢答应接受军权,恐怕不等摸到打印,就会先丢了脑袋。于是接着说:“既然王爷说守不住,撤就撤吧,咱们抓紧时间。” “你先撤,我还得收拾收拾。”杨义臣既然要归隐,自然不能和左天成相跟。让他先走,反正要弃关而走,就算瓦岗军来了也不要紧吧?听说瓦岗军十分仁义,自己把东岭关拱手相让,他们应该会放他一马吧?其实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见见沈厚,看看是什么样的人破了他的铜旗阵。他年龄已经老了,就算被瓦岗军捉住杀死也不亏。从年轻时开始东征西战,死在他手中的人数不胜数,他现在也看淡了生死。 左天成手下全是残兵败将,杨义臣要弃关他也是笤帚洗锅——没刷(法),继续逃命,撤退吧。其实肚里也明白谁也挡不住瓦岗军,人家的箭射的是又准又狠,还有抛石机。原想着杨义臣能摆出一个反败为胜的大阵,没想到他现在也是黔驴技穷。他也不敢耽搁时间,继续向扬州逃窜。 老王爷把手下全部召集到一起,把自己要隐退的念头说了出来,手下纷纷劝阻。他们一是和老王爷有交情,感情上舍不得;二是想跟着老王爷博一个前程。隋朝建立时他们还小,没赶上建功立业。前多年太平盛世,也没有机会立功。现在好不容易碰到了天下大乱,正想在马上杀出一场富贵,老王爷却要休息,这可如何是好? 听到大家的劝说,杨义臣说:“你们不少人都跟着我去过洛阳助战,瓦岗军的实力不用多说,东岭关肯定得失守,到时候你们是为皇上尽忠还是像尚师徒等人一样投靠瓦岗?”听到老王爷的问话,下面的ren mian面相觑。有人就说:“我们也赶紧撤退。” “我已经老了,对现在的皇上也很失望,不想在奔波,就此隐居。你们愿意去扬州的,赶紧收拾收拾赶往扬州。不想去扬州的,也赶紧拾掇拾掇离开东岭关,眼看瓦岗军就要杀到。”听到他这么说,下面的将领脾气相投的就聚在一起,商量下一步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