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明末有钱人在线阅读 - 第〇七一节 起运

第〇七一节 起运

    “要是兵部下文来责问,别人固然是要麻烦了,可对姬大人而言可就不过是乱风过耳罢了。”孙元化含笑道,“徐老师可别忘了,我们这位姬大人,可是孙老督师的高徒。兵部那些文官都是些欺软怕硬的货色,不看僧面看佛面,怎么着也不会为难姬大人的。”

    徐光启听了这话,忍不住拍着桌子大笑道:“有理,有理,还真是这个道理。能讲出这番道理,你在丘八行伍里这么多年,也算是没有白待。”

    孙元化来不及谦逊几句,姬庆文却惊问道:“怎么?这位孙大人原来是位将军吗?一身读书人的打扮,我居然没有看出来。”

    孙元化忙道:“我可不是什么将军,不过是在辽东前线帮忙做过一些事情而已,故而对军务有些了解。”

    徐光启却对姬庆文说道:“姬大人见多识广,想必知道宁远之战,建州敌酋努尔哈赤殒命之事吧?”

    姬庆文在脑海里搜索了一下,说道:“听说过,据说是被袁崇焕的火炮轰死的。”

    徐光启含笑点头道:“与其说是被袁督师轰死的,不如说是死在我这位孙贤弟的火炮之下。袁督师宁远城的那些火炮,其实都是初阳(孙元化的字)安装调试的,要是没有他从旁协助,袁督师又岂能轰毙敌酋呢?”

    孙元化谦逊道:“我也不过是为国聊尽绵薄之力而已。这次皇上召我进京,说不定就是要再次委派我去辽东效力呢!”

    姬庆文听了,蹙眉说道:“应该是没错了。我曾经听皇上说过,要派袁督师去辽东掌兵,计划是五年之内收复辽东失地”

    “五年?”孙元化立即惊呼道,“五年收复辽东?这怎么可能?岂不知女真势力已成,已隐隐有建国规模,我军又没有野战能力,只能步步蚕食、压缩其生存空间而已,需要举一代人、两代人之力,才能将其消灭。五年之内也就压服住女真的气焰而已,居然要在五年之内克复辽东这谗言是谁进的?当杀!”

    姬庆文叹息道:“我亲耳所闻,是袁督师自己讲的从皇上那里出来之后,孙老师还为此教训过他几句,可袁督师说话信心满满,或许”

    说到这里,姬庆文再也说不下去,叹息着沉默了下来。

    徐光启赶紧接过话头,笑着说道:“今日原本不过是老夫同初阳(孙元化的字)进京之前,同汤教友告别一下而已。却没想到须臾之间,竟然办成了这么多事情。老夫看今日受益最多的,除了姬大人,便是郑船主了。老夫看现在时候不早,大家都已饿了,不如由郑船主破费些银两,请我们吃一顿好的,也好填饱肚子再上路进京,如何?”

    郑芝龙今天得到了苏州织造衙门御用绸缎的供应途径,眼看着就要赚大钱、发大财了,请客吃饭这点钱,他当然不会放在心上,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下来。

    而姬庆文今日往返常熟一圈,路上又没有好好吃饭,早就已经是饿得前胸贴后背,赶忙说道:“好主意,好主意。得月楼就在观前街上,我们现在就去吃他一顿。”

    他一边说,一边将手里的望远镜递给郑芝龙。

    郑芝龙却道:“看姬大人对这件东西爱不释手,我就送给姬大人好了。哦,这里的座钟,汤神父还有些看不上,那我就送一半——六台给大人,大人拿着把玩把玩,赏赏人也是好的。我待会儿就派人送到织造府衙门去。”

    几人又说了几句话,便起身鱼贯出了汤若望租用的院,往“得月楼”而去。

    姬庆文刚要迈步向前,却被徐光启轻轻拉住,只听他说道:“姬大人,姬大人,汤若望神父和郑芝龙船主虽然品行不差,可毕竟一个是洋人、一个是海寇,有些机密事情,在他们面前,还是要有所保留的。所谓‘君不密则失国,臣不密则**’啊,你可要多留意些。”

    这话是真心在为姬庆文考虑,姬庆文听了也十分感动,赶紧转身作揖道:“徐大人的话我记住了。”

    他又忽然想到一件事情,说道:“同郑芝龙的交易,确实是在为国库筹措军饷,这勘合是由礼部签发的,钱谦益又要去担任礼部侍郎,我跟他有仇,就怕他从中作梗徐大人是个开明之人,希望能在朝中替我牵制一下钱谦益。”

    徐光启嘴上虽没答应,可脸上却露出极为郑重的表情,说道:“那我几何原本、农政全书这两部书,也就拜托给贤弟了。”

    于是几人在“得月楼”用过晚饭,席间姬庆文又同郑芝龙商量好了绸缎和银两的交接手段,众人这才尽兴而归。

    姬庆文回到织造衙门,便将刚刚就寝的李岩、多九公、黄得功、杏儿他们从床上拖了起来,部署起明日运输绸缎的事情来。

    经过他们几个商议,觉得这件事情毕竟要牵涉到松江府军政事宜,只能快、不能慢,而且最好不要同外人产生什么瓜葛,以免走漏了风声。

    然而苏州织造衙门生产的贡品绸缎,质量好、分量足,一匹绸缎重达二十斤,五百匹便是一万斤,不依靠外人,又似乎没有办法在一天之内就运送完毕。

    还是李岩足智多谋,出了个主意:明日清晨就将织造衙门辖下的所有匠户织工召集起来,也有三百多人,足够搬运和押运绸缎之中的了。

    运输工具,织造衙门里有的是大车,就是缺马,需要在苏州城里临时购置、租用。不过苏州乃是繁华大城,只要有银两,那马匹的事情也并不难以解决。

    于是商议已定,众人便分工协作——由姬庆文和李岩居中指挥并清点绸缎数量;让宋应星通知葛胜,并叫起所有织工在织坊里集合;多九公在苏州城里混得颇熟,负责筹措马匹;黄得功负责跑腿,在全城上下通知织工出门起床办事;杏儿则立即点火做饭,尽可能多准备些干粮,以便在路上使用。

    于是众人各司其职,立即行动,待到卯时,全部能够行动的织工,便已全都聚集在织坊库房之前。

    多九公那边也传来消息,说是怕到处买马声势太大,就从一个相熟的镖局里借了二十匹马出来,待会儿就有镖师送马过来。姬庆文嫌这些镖师来历不明,就叫多九公赏他们些银子,让他们放下马就离开,另选织工中会赶车的人驾驶马车。

    吩咐已定之后,姬庆文抬头见织坊里的织工们一个个精神萎靡、睡眼惺忪的样子,便高声说道:“诸位,诸位,半夜把你们从暖被窝里拉出来,是我的不对,不过却有一件重要事情想同大家一起去做。”

    织工里的葛胜受过姬庆文的大恩,又在织工之中颇有人望,便开口问道:“大人,是什么事情?能不能同大伙儿说说?”

    姬庆文点点头,便简明扼要地将事情本末和此行的任务,同大家说了,又补充道:“这次只要事情办妥,本大人就有几万两银子的进账。别的不说,我给你们一人赏二十两银子,算是这两天的工钱。可要是谁走漏了风声,搅黄了这件事情,看老子怎么弄死他!”

    苏州城里的织工,可比西安城里的佃户聪明多了,三言两语便听出了其中的利害,立即有人附和道:“对,没错,哪个敢走漏风声,不劳姬大人动手,我们自己就把内鬼给干了!”

    姬庆文点头道:“大家知道就好。这条商路要是打通了,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大家跟着我这辈子都有钱花;要是不成,明年老子就下台回老家去!”

    说到痛快处,姬庆文“哼”了一声,骂道:“哪个混蛋坏我的好事,老子杀他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