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杨峥记得历史上卫瓘的孙子,因为太帅,每次出游,都引来各年龄层的妇女少女观看,把他活生生看死了…… “诸葛诞也与王凌联姻,又能如何?且诸葛诞联姻的是司马懿,女儿嫁的是司马伷,又不是司马师。”杜预出身士族,对士族知之甚深。 魏国很多大佬服司马懿,未必服司马师。 也并非所有士族都支持司马师。 天下没有铁板一块的势力。 “其实还有一个人,与毌丘俭处境相类。”沉默许久的卫瓘忽然说话了。 杨峥自然求之不得,“莫非是郭淮?” 卫瓘摇摇头,“征北将军、假节、河北都督陈本。” 杜预眼神一亮,“不错,陈都督与夏侯公亦是故交!” 这是第二次提到夏侯玄了。 想起这位岳父,杨峥不免头痛,洛阳细作多次规劝夏侯玄,他自己不愿走就算了,连子嗣也不愿送出。 已经做好了全家为曹魏殉国的打算。 其实夏侯玄的意思,杨峥多少明白一点。 有他在朝中镇着,司马师多少收敛一些,司马师要前进一步,要么取得重大军功,要么直接掀翻夏侯玄。 曹魏只剩下这一根顶梁柱了。 夏侯玄是想用自己血,溅司马家一脸…… 历史上,也正是夏侯玄的死,对毌丘俭、文钦、诸葛诞产生了重大影响。 只是与士族绑定的司马家,实力远远大过了淮南,文钦与诸葛诞不合,造成三人不能合力。 杨峥能苟到现在,其实也是托了这位岳父的福。 当初陈泰若不是顾忌夏侯玄独木难支,与邓艾一起夹击西平,杨峥就蹦不到现在了。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 杨峥想着,若是将来情况不妙,干脆霸王硬上弓,把夏侯玄的子嗣带出一人。 也算是对得起夏侯芷了。 第三百零六章 推断 邓艾仿佛看出枹罕的重要,赖着不走。 杨峥也只能奉陪到底,留在河关,盯着邓艾。 如果是别人,杨峥掉头就走,托付给张特主持大局就行。 但对手是邓艾,杨峥就不得不小心翼翼了。 不知不觉间,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 嘉平四年的春风徐徐而来,春耕也在紧张的准备之中。 邓艾在枹罕也弄起了屯田。 周旨欲出兵劫杀,被杨峥制止了,“现在他们种,将来说不定谁收。”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种冷对峙又持续了一个多月。 邓艾弄出一个环形包围,从北到东,从东到南,全面封锁。 过境的商旅全都严格盘查。 杨峥不由得佩服起邓艾的决心。 春耕之后,一道惊天的消息从东面滚滚而来,仿佛闷雷一般震动天地。 吴主孙权薨逝! 太子孙亮继位,时年只有十岁,诸葛恪、孙弘、滕胤、吕据、孙峻五人托孤辅政。 随着吴主的薨逝,旧时代越走越远,一个新时代呼啸而来。 一时间,西北紧张局势不再重要。 司马孚的使者又来了。 这一次没有扯东扯西,直接封赏。 邓艾恢复雍州刺史之职、前将军之位。 杨峥则被加封为平西将军! 这倒是让杨峥心中五味杂陈,以前混个校尉都难,短短几年,就成了曹魏的四平将军之一的平西将军,历史上的马超正是此职。 如果杨峥不是知道历史进程的后世人,几乎要对司马孚感恩戴德了。 这份魄力还是令人钦佩的。 不过这也与杨峥现在的实力相匹配。 杜预却在此时忽然来了一句,“司马家的平西将军,将来亦可在大义名分上制约将军。” 汉魏,是谁推荐的,基本就是谁的门生。 依附关系极强,邓艾是司马懿举荐的,现在还为司马家冲锋陷阵。 今日受司马孚恩惠,将来若是与司马家反目,杨峥的名声就不太好听了。 卫瓘却低声笑了起来,“别人敢给,难道将军不敢收吗?” 一个冬天的刻意亲近礼遇,终于拉近了与卫瓘之间的关系。 虽未完全归心,但也时常出谋划策。 杨峥点头称是,“平西将军是大魏的将军,文钦还是司马懿举荐的左将军,难道文钦也忠于司马家?再则,我若不受,司马孚岂肯离去?” 汉魏军制,大将军以下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次之,其下依次四征、四镇、四安、四平,最后才是杂号将军。 杜预也笑了起来,冲杨峥拱手,“预拘于小节了。” 一件小事,杨峥也没放在心上,“司马孚此时安抚我等,恐怕是要用兵于吴国!” 记得历史上孙权刚死,司马师就仓促来了一发东兴之战。 如今的司马师与当初的曹爽一样,急需军功提升威望。 杜预道:“于司马师而言,此为千载难逢之机,若能攻灭吴国,则司马师有进位之资。” 虽然三国国势都在从顶峰向下滑落,但这么多年的发展,魏国国力取得长足进步,雍凉长年累月的战乱,但河北、青徐、豫兖等中原之地却在快速恢复。 比之汉末群雄混战,自然强过太多。 士族的崛起,也是国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