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晚明逆转未来在线阅读 - 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遣使

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遣使

    果不其然,1850年五月下旬举办的科举考试,有功名的儒生只有寥寥一千多人。

    还好朱由校在李岩的提醒下把功名门槛撤销了,要不然今年科举考试完全就是功亏一篑。

    由于朱由校撤销了功名限制条件,虽然年龄限制在十八~二十八岁,但是参加此次科举考试的人却有五万多名。

    而这五万人朱由校打算全部入取,实在是大明人才缺口太大了,而要满足今后的需求只能全部入取,至于学院宿舍不够住怎么办?朱由校这木匠皇帝立马弄出个上下铺。

    随即朱由校通过报纸征召工匠修建《大明皇家第二科技学院》《大明皇家第二医学院》《大明皇家第二军事学院》《大明皇家建筑学院》。

    朱由校也吸取了教训,直接从工部征调一批经验丰富的工匠交由孙元化,学院的建设工作朱由校统统丢给了孙元化。

    而朱由校自己依然如故地穿梭在各个学院,闲暇之余也会在承天门外做一场实验。

    让朱由校纳闷的是在此期间,日本居然派来贡使前来进贡,人数有二百余人,而这二百人绝大多数都是十八岁的青年。

    朱由校让暗卫盯紧日本成员的同事,也亲自接见了贡使,贡使小泉纯一郎提出想让这些日本学子进入科技学院学院的请求,立马遭到朱由校的反对。

    小泉纯一郎也不气恼,在离开皇宫之后带着这些日本人行走在京城各个地方,有意无意的闯入军事禁地和各个军队营地。

    而在这期间随行人员越来越少,在暗卫抓住的那一刻,都说自己迷路了。

    朱由校对此冷笑连连,还真是狗改不了吃屎,你这招劳资已经见识过了,随后朱由校统统把这些人交给了李之海。

    而这一切小泉纯一郎并无察觉,虽然大明皇帝没有回赠礼物觉得有些遗憾外,但并不妨碍其心情,一个多月后小泉纯一郎欢欢喜喜的带着二十几人踏上归程。

    当小泉纯一郎离开后,朱由校确定这些日本学子全被逮捕后,又恢复了以往状态。

    让朱由校高兴的是辽东种植的高产作物取得了丰收,刚开始在辽东种植时因为各种原因,种植的番薯土豆的产量低的令朱由校不忍直视。

    而这一期农作物能够丰收,可真是为朱由校解决了许多大问题,当然和后世那种变态的产量无法比较的。

    之后茂山矿场、辽东奴隶可算是一饱口福了,顿顿都是地瓜和土豆,偶尔会鲸鱼rou等rou食。

    但是地瓜这东西可是崔神器,整个茂山铁矿的矿洞里,时不时的从里面传来一阵阵悠长声音,时而低沉时而尖锐。

    而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茂山矿场出产的铁矿数量每月都在增长,随后茂山附近一座座炼钢厂拔地而起。

    很快就发现由于交通限制,煤炭有些供应不上,之后朱由校令人陈晓带着水泥工匠前往茂山开设水泥厂。

    之后的水泥产量完全依靠奴隶数量堆积出来的,就只为了茂山修建几条道路,水泥厂奴隶数量一度达到五万。

    商部尚书沈腾飞充分发挥商人敏锐的嗅觉,立马嗅出这水泥有利可图,在不考虑奴隶的情况下,只要能提高其产量,以水泥的特性,还不得赚翻天?

    为此沈腾飞还亲自求见了朱由校,当朱由校一五一十的道出实情,沈腾飞这颗躁动的心终于不得不面对现实。

    多好的一个东西,可惜工业技术不够,使其无法得到普及应用,可惜啊!

    朱由校很想对沈腾飞说,劳资比你还着急,可着急有用吗?能一下子变出各种各样的机器吗?

    就连一个小小的蒸汽机都研究了这么久,别说更先进的内燃机了,而依靠电力做动能的机器,也不知道哪一天才能研制出来。

    这辈子能让电灯普及大明就不错了,还能奢望发射火箭探测器?或者电视机出现?

    至少这年代还有其可爱的一面就是不用担心人权啥的,要不然以大明现在圈养的奴隶数量,朕还不得被口水淹死?

    看看那几个岛上的童军训练,听田尔耕的奏报,因各种原因死亡的孩童都有三千多了。

    就连后世恐怖分子也没自己疯狂,一下子就训练这么多的童军《恐怖分子》,朕开创了历史先河!

    至于奴隶来源,朱由校对林丹汗的疯狂表示感动,居然连阿三都弄来了一些。

    还想着让朕派兵和其一起攻打印度,朕能在嘉峪关设立奴隶交易市场就不错了,现在哪还有精力出兵作战,能维持大明不乱就不错了。

    也不知外蒙哪根筋搭错了,居然也想学着林丹汗抓奴隶卖给朕,当然价格肯定无法和林丹汗相比的。

    对此朕当然十分赞同,随后开始在漠河修建一座大城,用来交易奴隶,而外蒙这些部落用奴隶大多是换取粮食和大衣,武器装备换取的数量明显不如林丹汗。

    刚开始朱由校让人送来一些地瓜粉、土豆粉和用酒精勾兑出来的劣质酒,可没想这些部落居然十分习惯(价格是小麦大米的一半),并对老白干情有独钟。

    朱由校偷着乐之余,着手让毛文龙在吉林、黑南两省选好场地建立作坊用来加工番薯和土豆。

    同时在大明建立各种酿酒作坊,用来生产老白干,对于外蒙那些只要求烈度,朱由校充分发挥,利用各种粗粮、野果生产老白干。

    每天都有老百姓挑着一担担野果子卖给酿酒作坊,随后朱由校在报纸上发表一番关于种植果园和什么果子适合酿酒的文章,并呼吁老百姓闲暇之余不妨在自家荒地中上这么些果树,但是不可用良田种植果树。

    至于长出的果子可卖给皇家酿酒作坊,民间也可酿出果酒后卖给皇家酿酒作坊。

    对于果酒的味道,朱由校并没有太在意,反正提纯后的老白干在朱由校看来,都是那个味,即辛辣又刺激,最多在老白干里面加点白糖勾兑一下,让其口味更独特。

    没曾想加过白糖的老白干,遭到外蒙的一致好评,这是朱由校没有想到的,也理解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