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误入一六三七在线阅读 - 第九十三章 永宁城旅游(二)

第九十三章 永宁城旅游(二)

    第二天,汪三江又带着大伙在黑龙江对面的南港登陆,江面上百舸争流,汪三江告诉大伙,东夏水运发达,各地物资皆可顺流而下,数日便会抵达永宁城。永宁南城全是一些厂子,郑芝龙看着很多厂子,正在拨地而起,说道:“十方集团有着千百个工厂,此刻还要修建这么多的厂子,所赚钱财如金山银山一般,真让人眼红呐。”

    汪三江说道“郑兄错了,东夏国建国以来,便把部分厂子买给了东夏商人,华夏银行又大量贷款,十方集团提供技术,让东夏商人兴办工厂。”

    郑芝龙等不解的问道:“东夏国地百姓,不过是中原流民,身无分文,何以在几年内打发横财,以至于兴办工厂呢。”

    “大伙有所不知,我东夏物产丰富,百姓们通过伐木,猎取野兽,采集山货,在十方集团做工,种地打粮等途径,积累了一些财富,近年来又与喀尔喀蒙古贸易,前往苏武牧羊之地,收集裘皮等活动。目前有的已经能够兴办工厂,有些商人虽然手头拮据,也可通过耕地,房屋的抵押在华夏银行带上一部分贷款,也可开办工厂,有的商人手头没有资金,又不像贷款,还能多跑几趟蒙古,及苏武牧羊的北海以北,以西的地方,便能积累万贯家财,兴办工厂便是轻而易举之事。“

    郑芝龙看到此地建有不少貂,狐狸,养殖场便说道:“我看着些养殖场,技术也不像那水泥,玻璃那样高深莫测,我打算回去之后,办上他几百座。”

    汪三江微笑着说道:“总兵在福建开办养殖场,汪某敬佩总兵雄心壮志,但却不太看好。永宁城等地,养殖场大行于世,一来是由于,此地鱼类丰富,饲料充足。二来,这些动物只有在严寒之地生活,其裘皮才会成为上等,永宁城冬日严寒,正好养殖,所产裘皮密集厚实。那蒙古以北,罗刹人成为西伯利亚之地,比永宁城还要严寒,所以所产裘皮比永宁城各地更甚一筹。此物虽然贵重,但福建八闽之地,气候炎热,怎能产出极品裘皮呢。”

    郑芝龙叹了口气,说道:“原来这样啊,老郑我想的简单了。”

    汪三江见他这样,便安慰道:“郑兄虽然不能在福建兴办养殖场,也可在此地投资兴办吗?”

    众人一面说一面走,郑芝龙见路边上买着椰汁,郑芝龙对此物十分熟悉,便觉得口干舌燥,走上前去,见那摊贩准备着杯子,说道:“全都打开,我们每人一杯。”

    摊贩见遇到了大主顾,眉开眼笑,说话间便打开了一个个的椰汁,大伙一一品尝。

    众人喝足之后,郑芝龙拿出了一锭十两的银子,刚说不要找了,就看见那摊贩准备要找给他的零钱,全是圆形货币,十分奇怪,伸手拿了回来,细细观察,见上面印着华夏银行的字样,中间写着一个大大的“1”,为阿拉伯码子,北面印着荷花图案。

    汪三江见众人都对货币感兴趣,便说道:“这是华夏银行,今年发行的货币,有金银铜三种,大小不已,面值不一,边上刻有花纹,以防他人刮削。金元货币有三种,为一万元,五千元,和一千元三种,银质货币也有三种,为一百元,五十元,十元三种,铜质货币有三种,为五元,一元,五角三种。你刚才付了十两纹银,等于一万元,而这些椰汁价值一千三百元不到,所以摊贩给你找了面值五千元的金币一枚,一千元的金币三枚,一百元的银币七枚,又有铜币若干。”

    此时,各国货币混乱,极大的限制了商贸活动,华夏银行便发行了这一套货币,严格按照金银铜的价格之比,所以货币大小不一,重量不一。刚开始,资政院有人建议直接发行纸质货币,但遭到了极力反对,因为印刷技术还不成熟,人们对纸质货币也不是能轻易接受,所以做了深入研究,发行了这一套金属货币,重量并不是整数,大小也差别很大,面值五元的铜币反而比面值一百元的银币在体积上大的多,而一百元的银币也比那一万元的金币大。

    从永宁城南港返回来的时候,郑芝龙等见战舰无数,声势浩大的溯江而上,断定有大的战事发生,汪三江便解释道:“去年,东夏与满清鞑掳打了一仗,曾兵临那盛京城下,今年怕鞑掳北上,奴酋报那夺妻之恨,所以前往依兰等地布放。或者是前往漠河等地,与那索伦汗国发生了冲突也未可知。”

    第三天,汪三江又带着郑芝龙等人,来打永宁学院。郑芝龙眼见好大地一座书院,道路整洁,路边古木参天,依地势而建,此时时为五月,福建等地已是盛夏时节,而此处却是大好春光,一派鸟语花香,蜂忙蝶乱的景象,木质大楼,高大气派,蔚为壮观。学生多是容貌秀丽的女孩,穿着紫黑色的同意服装,下身皆为纱织短裙,在花丛树下读书,郎朗的声音此起彼伏。很多班级都在上课,汪三江不敢领着众人前去打扰,便沿着曲径通幽的蜿蜒小路,在校园内游览,来到那洗研湖畔,湖水瓦蓝,倒影这天上的白云,在微风的吹拂下,荡漾这思思涟漪,岸边的柳树垂下万千丝绦,不远处的cao场上,卞玉京一身紧身一副,将尚在发育中的青春身材显得,凹凸有致,带着中等师范班上的学生做着健美cao,少女们好听的号子声随着微风飘了过来,众人不禁驻足观看。其中一位广东商人,原本也在书院读过几年书,也曾多次秋闱大比,却屡屡名落孙山,不得已才以秀才出身入了海上行业。此刻他对着永宁学院之事十分好奇,便问道:“小可广州李远逢,也曾到书院读过几年圣人之言,今日见这永宁学院清幽寂静,风光无限,真是天底下读书的不二去处,然永宁学院却以女人教之,一路上所见莘莘学子背诵的并非孔孟之道,远逢不解,请汪先生解惑?“听他说完,大伙皆有同感。

    汪三江见他一身的直辍,头戴四方巾,一派的士子打扮,又兼着身材修长,明目皓齿觉顿首一辑说道:“我看先生气宇轩昂,不像我辈商贾,先生可有表字。”

    “小字旧谊,区区一秀才耳,当不得先生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