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风土特色

    第五章

    风土特色

    多民族与多元化是新加坡最大的风土特色。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欧亚人以及土生华人等都以各自的民族传统,为这里的饮食文化、穿衣文化、节庆活动等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另外,严苛的法律、注重潜能开发的教育体系、闻名于世的世界之最等亦是这里独树一帜的标志。

    不容错过的美食

    新加坡被誉为美食的天堂,在这里几乎能吃到各种风味的食物,从极具亚洲特色的中国菜、印度菜,到国际通吃的法国菜、意大利菜,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若说当地的美食特色,还是以中国、马来、印度和娘惹风味菜肴为主,这当然和新加坡的主要族群有关。此外,当地琳琅满目的各色甜品饮料,绝对是最佳的消暑胜品。

    ◎华人美食:古老口味的发扬光大

    新加坡华人的饮食相当多元化,原多来自中国的广东、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为颇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国际饮食。比较有名的当属滑而不腻的海南鸡饭、rou骨茶,还有海鲜辣螃蟹等。海南鸡饭是由早期中国海南移民带入新加坡的,鸡与饭的做法都相当有学问,鸡腹中塞上香料入滚水反复烫煮、过冷水,其间加葱、姜及盐调味,至九分熟再冰镇,使鸡rou与鸡皮之间形成一层透明胶质,鲜滑不腻。而饭则用鸡油加蒜末略炒,再加鸡汤炖煮,以辣椒酱、黑酱油为作料,再配上小黄瓜、卤蛋等配菜,加上海南鸡及一碗清鸡汤,就是备受各国人喜爱的海南鸡饭了。

    牛车水的麦士威路小贩中心这里的100多个摊位提供地道的新加坡美食,其中有不少是不容错过的招牌名店,比如著名的天天海南鸡饭,以皮蛋瘦rou粥闻名的真真粥品,还有滨海南美食的炒粿条。

    而rou骨茶并非是“茶”,而是用中药加各种香料、猪排炖煮而成的rou骨汤。早期南洋劳工在湿热环境下劳作,消耗大量体力,便想出炖这种汤来滋补身体,现在它已是风靡东南亚的一道汤品。辣螃蟹则是华人饮食中最具新加坡特色的海鲜,将来自斯里兰卡的新鲜rou壳蟹切开,加辣椒翻炒,再加各种香料焖煮,最后加鸡蛋汁和柠檬汁调成酸辣又顺滑的酱汁,搭配白米饭或面包食之,简直是令人欲罢不能的美味。另外,还有一道有名的海鲜叫魔鬼鱼,是用一种尾呈鞭状的怪鱼经烧烤后再加一种特制参巴辣椒酱做成的,吃时再调上柠檬汁,味道鲜美独特。

    海南鸡饭

    除了这些名头响亮的,华人美食当然还有很多。比如咖喱鸡面,煮好的面和鸡rou里加入nongnong的土豆咖喱汤汁,很对亚洲人的胃口。炸鱼片汤,面条或粗米粉配上鱼汤和炸鱼片,若想加上点牛奶,风味更独特顺口。馄饨面,面条配上叉烧、馄饨一起煮。rou脞面,一种碎rou面,即面条拌老陈醋、食用油和猪rou块(或rou末)而做成的拌面或汤面。此外,还有炒河粉、萝卜糕等,都是值得一尝的美味。

    ◎印度美食:当仁不让的抛饼与抓饭

    新加坡的印度料理有南、北之分,南印度人以米饭为主食,北印度人则以各种烤饼为主食,而现在人们多以卖抛饼还是烤饼来区分南、北印度餐厅。印度抛饼是著名的南印度美食,将特制的面团弄成饼状,然后放到手掌上左右抛甩,甩到巴掌大时进入高难度动作,用指尖抛甩,甩到两个巴掌大小,还可加上鸡蛋、洋葱等各种配料放到铁板上煎,熟后便是薄似丝绸的抛饼了,配上咖喱酱或蘸着砂糖吃,风味独特。抛饼是最常见的印度小吃,无论是当早餐还是消夜都广受欢迎,有的还配上奶酪、巧克力或香蕉做成甜点,还有的包上馅料以满足不同客人的口味。

    北印度人喜欢吃的则是各种烤饼,这是用面粉和印度酥油做成的主食。将面团揉搓发酵后,加入酥油制成薄饼,然后入烤炉大火加热三五分钟即熟。烤饼非常有嚼劲,除了原味的,还有奶酪味的、大蒜味的、马铃薯的、芝麻的、洋葱的,客人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选择。

    而印度炒饭是南北印度人都爱吃的料理,搭配各种香料煮成的rou类或蔬菜咖喱做成的酥油炒饭,再配上酸乳酪烤鸡,或再来上一两块饼,就是基本的印度“套餐”了。最不同的是印度人喜欢用手抓饭吃,当然不是满手抓,而是要用右手(切记一定是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拇指将饭抓住,送入口中。印度餐厅都设有洗手池,即使是外国游客也可以入乡随俗,尝试一下手抓饭的独特吃法。酸乳酪烤鸡是将鸡涂上酸乳酪放入窑中烘烤而成的特色烤鸡,这也是印度餐中的基本菜色,有的酸乳酪烤鸡还会去掉骨头,吃起来更方便。除此之外,印度炸蔬菜、包入马萨拉豆的炸饺子、印度虾饼、煎烤而成的印度汉堡以及各种印度甜点,都是不容错过的印度美食。

    咖喱抛饼新加坡著名的印度抛饼不仅是新加坡印度人早餐的首选,也是许多新加坡华人早餐与夜宵的最爱。轻薄香脆的印度抛饼可加蛋或不加蛋,可根据各自喜好选择咖喱或白糖蘸着吃,让人爱不释口。

    ◎马来美食:超人气的椰浆饭和沙爹

    马来人因为多信奉伊斯兰教,其烹饪都有严格的规则,他们使用的香料和调味品,也和华人小吃截然不同。若说有名的马来美食,当属带着nongnong的南洋风味的椰浆饭和沙爹。椰浆饭是加了椰浆和班兰叶煮成的白米饭,配上炸鸡翅、香肠、炸豆腐和其他蔬菜等,或者再拌上小鱼干和花生,吃起来带着nongnong的椰香,营养又美味。此外,椰浆饭还可以用香蕉叶包成四角饭包当早餐,真是经济又方便。而“沙爹”这个名字听着有点古怪,实际上来自中国的闽南语。沙爹用竹签将鸡、牛、羊或虾等rou穿成一串,再用炭火烘烤,看起来就和我们中国的烤rou串差不多。这种rou串通常有3块rou,早期的福建移民看到这种马来rou串,因为语言不通,就以闽南语“3块”来代称,久而久之这种烤rou串就叫“沙爹”了。沙爹吃起来方便,是人们在街头巷尾以及小贩中心必不漏选的美食。

    圣淘沙里的马来西亚美食街在这里,游客们能品尝到马来半岛各地的正宗菜肴,比如吉隆坡煲仔饭、槟城福建面、巴生rou骨茶等,而且价格实惠。

    此外,椰浆牛rou咖喱、夹rou面包、炸马铃薯、混合蔬菜和水果的马来式色拉啰喏、用米粉和豆芽做成的米暹等都是极具特色的马来料理。与印度菜相似的是,马来菜品也多用参巴辣椒酱、辣椒以及咖喱香料等作为食物不可缺少的配料。

    ◎娘惹美食:别具一格的叻沙与窝打

    诱人的美食叻沙

    娘惹文化即是土生华人文化,土生华人中男人称,女人则称娘惹。他们融合了马来人与华人的美食传统而衍生出的特色料理,称为娘惹料理。其中,叻沙与窝打都是娘惹料理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要说叻沙的特色,那就是椰奶香、海鲜香外加辣椒香。这是一种加了椰奶、姜、香茅和其他各种香料熬制出来的浓汤,里面通常会加入豆腐、鱼虾、扇贝等一起烹制,再放入面条或米粉作为主食,最后放入参巴辣椒酱来提鲜,其口味可谓别具一格,是新加坡人最爱的食物之一。这种料理不仅风味独特,更有不同的“版本”,比如最为著名的新加坡东部的“加东叻沙”以椰奶香味为主,而马来西亚槟城的“亚三叻沙”则加入菠萝、rou松等,多了酸甜的口感。另外在平常的小贩中心还可吃到一种改良的叻沙,名叫“酱豆腐”。“酱豆腐”里面可不都是豆腐,除了豆制品之外,高汤里可加入各种丸类以及生鲜蔬菜,和面条同煮既可以做成干面,也可以做成汤面。这种“酱豆腐”相比于海南鸡饭或印度手抓饭等都能提高蔬菜的摄入量,所以也常是新加坡人在外进餐的最佳选择。“酱豆腐”可以不用椰奶汤,选用普通的高汤也可,这好像和我们中国的“砂锅”有些相似。

    窝打则是一种鱼浆料理,将呈扁平状的新鲜鱼浆包上香蕉叶放在炭火上烘烤,之后配上辣椒、大蒜、柠檬叶以及椰奶等就是这种独特的娘惹料理了。新加坡人喜欢在下午茶后买上几个窝打当点心,里面除了鱼rou,也有的会放上虾rou或者蟹rou。新加坡有不少娘惹餐厅,除了叻沙和窝打,各种颜色色娘惹甜点也值得一尝。

    五颜六色的娘惹糕这种传统娘惹糕点色彩鲜艳,一块甜点仿佛一位肤如凝脂的美女。

    ◎消暑胜品:“变化多端”的清凉饮品

    除了各色美食,新加坡满街可见的还有各种饮品。因为这里气候湿热,人们随时需要来点清凉新鲜的东西来消暑,所以各式各样的饮料便成为人们的首选。除了常见的各种茶水、果汁、珍珠奶茶等之外,新加坡的冰凉饮品就像这里的文化一样,五花八门,五颜六色。比如,中式的饮料就有薏米水、燕窝水、马蹄水、仙草汁、酸橘汁、现剖椰子汁、黄梨水等。这些饮料你可以选择原味,还可以搭配酸梅、金橘等调出不同的口味。玫瑰露是最具马来风味的饮品,用玫瑰糖浆加上炼乳及水调制而成,有艳如桃花的颜色,喝下去瞬间爽口、爽心。此外,印度拉茶、印度姜茶、玛撒拉茶、椰奶、新加坡式红豆冰、各式药材熬制的凉茶、现酿生啤等都是当地有名又备受欢迎的饮料。其中,印度拉茶是反复将红茶与炼乳混合的奶茶从一个杯子倒入另一个杯子,从而将空气“拉”入杯中,泛起泡沫的饮料。这种拉茶容易入口,并且降温消暑,连造型都非常可爱,深受各族群人的喜欢。总之,这里的饮品及口味多种多样,简直数不胜数,绝对让你眼花缭乱,每种都想让舌尖感受一下它的清凉。

    乐天皇朝的八色小笼包小笼包是中式面点,八种颜色,八个味道:白色是原味,绿色是人参味,褐色是鹅肝味,黑色是松露味,黄色是芝士味,橙色是蟹黄味,灰色是大蒜味,红色是四川麻辣味。顺着这些味道依次吃下来,口味从淡到浓,层次丰富。

    当然,新加坡的美食不止上面介绍的这些,泰国菜、日本菜、印度尼西亚菜等各色亚洲食品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还有各种欧美菜品也同样数见不鲜。这里是美食荟萃的地方,每年开办的美食节更会让本地人与外地人大饱眼福与口福。

    随处可见的小贩中心

    在新加坡,除了各种高档餐厅,人们最喜欢就餐的地方就是小贩中心。但凡购物圈、商业区、滨海地区或是住宅区,都可见这种规模可大可小的小贩中心。十几家或者几十家摊位围在一起,组成一个小贩中心,半开放空间,有点像“美食广场”。从中式到港式、马来式、印度式等各色料理都能在各小贩中心吃到,而且味道正宗。它们大多从早营业到晚,什么时候去都有得吃,对于那些购物走累的人,家里不太开火的人来说都尤其方便。

    “舒适至上”的衣着

    新加坡四季如夏,这里的人们在穿着上不讲究西装革履,不讲究盛装打扮,只求清爽舒适。无论是衣服还是鞋子都以“舒适”为上,短裤、t恤外加一双夹脚拖鞋是这里标准的“热带范儿”。的确,在这个时刻都会让你出汗的国度里,没有什么比清爽舒适的衣着更让人感觉舒服的了。

    街头行走的人们穿着朴素而随意,但这一天的大街却是经过精心装扮的,无数只彩色纸灯笼营造出nongnong的中秋节日氛围。

    初到新加坡的人,可能会惊讶于新加坡人的穿着之随便,甚至品位之“低差”。举目一望,你可能看到满大街的新加坡人都穿得简单朴素,莫说是那些上了年岁的老年人穿着松松垮垮近乎20世纪90年代的服饰,就连那些年轻人也都是普通t恤加短裤或牛仔裤,女生即使穿裙装也很少色彩艳丽或花式多样。再低头一看,无论男女老幼他们脚上穿的都是夹脚凉拖或者凉鞋。这一副普遍的新加坡国民式穿着,会让所有初到这里的人“大开眼界”。

    新加坡是亚洲的发达国家,其国民生产总值增速位居亚洲第一,因此这绝不是因为他们穷,而是因为他们追求的是简单舒适至上。在前几年卡洛驰大头洞洞鞋流行的时候,几乎每个新加坡人的鞋柜里都有那么一双土气但绝对穿着舒服的大头胶鞋,无论是上班的白领还是街头的小贩,他们都爱这种简单舒适的鞋款,而看着不“潮”或者款式太low,全然不是他们考虑的范畴。所以,除了一些少数的正式场合,新加坡人无论是上街还是上班,都穿得较为简单随便。

    实际上,在这里西装革履、盛装打扮也是不合时宜的。因为湿热的天气一会儿就会让你被衣服束缚得汗流浃背,再精致的妆容也会被汗水冲得乱七八糟。热衷高跟鞋?那会让你赶不上巴士、地铁,或在办公室里累到脚走不动路。所以,新加坡人的这种简单装束实际是更为“务实”的理念,身体的舒适大过外在的“面子”好看。

    除了华人,新加坡的其他民族自然也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比如马来人的纱笼、印度人的纱丽都是其代表服装。在大街上,可以看到包头巾的马来妇女,不过她们的头巾可不像那些中东女性那样以黑色为主,而是色彩与款式多样,衣服也缤纷许多,以长袖衫裤为主。纱笼是马来人的传统下裳,男女皆穿。一块纱笼长约2米、宽1米,色彩艳丽,图案丰富,穿法也多种多样,有吊带式、斜背式、半穿式,怎么穿都舒适简便,各有魅力。所以,不但马来人喜欢穿纱笼,很多华人青年男女也喜欢。另外,纱笼还可以用作长裙、短裙、浴巾、沙滩巾、披肩甚至桌布,可谓用途多多。纱丽是印度女子的传统服装,这块色彩艳丽的布料长约5.5米,裹在印度少女身上尽显其印度风情。不过,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只在节庆日或休闲时穿,在工作场合,大家都穿得差不多。一些年轻的马来人则更喜欢自然、个性的穿着。

    追求自然美的新加坡人

    虽然新加坡的太阳很大,但这里的人基本不化妆、不防晒,追求的是自然美,健康的小麦肤色才是时尚。这里的大部分男生都理小平头,女生则几乎都是素面朝天,从不考虑“一白遮三丑”。不但平日里晒,他们在假日里还会出岛接受日光浴,即使晒得焦黑也乐在其中。

    各民族的嘉年华节庆

    在新加坡,一年有10个公众假日,既有宗教节日和非宗教节日,也有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华人的农历新年、佛教的卫塞节、马来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和哈芝节、印度人的屠妖节以及接近年末的圣诞节等都是当地的隆重节日,各种族、各宗教之间相异的文化,令这里的节日庆典热闹非凡,平添许多意趣。

    元宵节里美丽的纸灯笼

    ◎非宗教节日

    元旦、劳动节和国庆节是新加坡全民共度的非宗教节日。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新加坡也会在1月1日凌晨敲响钟声,庆祝新年的到来。在庆祝活动中也有倒计数迎接新年的环节,并且每年选择的地方都不相同,新年到来时都有一个盛大的狂欢活动,从元旦前夜一直持续到凌晨。劳动节属国际节日,没什么庆祝活动,但这一天可以休假一天,如果碰上周末,人们通常也会选择外出旅游。新加坡的国庆节是8月9日,这一天是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盟成为独立国家的日子。在国庆庆典上,总理发表演讲,总统检阅仪仗队,之后便有一场规模盛大的户外音乐会。普通民众都可以观看国庆庆典,只是入场票不太容易拿到。即使如此,你也可以看正式庆典前的彩排。

    ◎华人的节日

    对于全世界的华人而言,没有什么比农历新年更重要的节日了,新加坡的华人也是如此。每逢春节,新加坡华人会放假两天(初一和初二),但整个节日活动一般长达15天。和中国人一样,新加坡华人也会在春节之前打扫房间,置办新衣和年货,这段时期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车水”便会热闹非凡,到处张灯结彩,人潮汹涌。到了除夕夜,大家会吃团圆饭,共同迎接新年。大年初一,许多家庭都起得很早,到附近的庙中祈祷,或到亲戚家拜年,给孩子们压岁钱等。除了走亲访友,新加坡华人还会在乌节路举办妆艺大游行活动,不但有花车等各种表演,其他各种族的人也会参加。此外便是在新加坡河畔举办的迎新年活动,届时会有书法、民族舞、杂技等带有中国特色的表演。

    除了春节,新加坡的华人也会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冬至等,节日活动和中国人差不太多。

    牛车水的新桥路上,为了庆祝中秋节,街道上方挂上了花朵形彩灯。

    ◎佛教节日

    新加坡最重要的佛教节日就是卫塞节,也是公众假日。这是纪念佛陀诞生、成佛以及涅三期同庆的大日子。在每年农历卫塞月的月圆之夜(通常在公历的4月底和5月间)举办庆祝活动。这一天,所有寺院都会装饰上灯、花或旗子,僧侣们在寺内诵经、说法,前来朝圣进香、祈祷的人们络绎不绝。许多人会手持一勺有香气的水经过释迦牟尼佛的塑像前,以此意味净化心灵。所有佛教徒在这一天要吃素,并且大力提倡积善布施,或献血或到老年公寓、康复中心等传递爱心。活动接近尾声时,佛教徒们还会有一个大型的秉烛游行,并欢迎非佛教徒们的加入。

    ◎穆斯林节日

    新加坡马来人最重要的宗教节日是开斋节和哈芝节。根据伊斯兰教教历,9月是斋月,教徒们在这个月里要反省、节制、布施,并且禁食一月(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老弱病残除外)。所谓斋戒,就是日出之后和日落之前必须禁食、禁饮、禁欲。很多家庭早上很早做好早餐,必须在日出之前吃掉,而晚上则在礼拜之后15~20分钟才可以开斋进食。这一月结束时便是开斋节,开斋节通常会持续一个月,信徒们会去清真寺祈祷,为亲人扫墓,穿着华丽的衣服走亲访友。他们通常会准备丰盛的食物,热情招待来访的客人。

    而哈芝节是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在这一天里,穆斯林们聚集在清真寺祈祷,并举行“献祭”仪式,所献祭品羊被宰杀后大部分rou都分给穷人,体现其互相照顾,减少特权。之后,穆斯林们也走亲访友。除了这两个重要节日,新加坡穆斯林还会过伊斯兰教教历新年(伊斯兰教历的1月1日)和圣纪节(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

    大宝森节的庆祝活动

    ◎印度节日

    新加坡的印度人会过泰米尔新年(公历4月)、九宵节(公历10月份的9个晚上,纪念代表力量、财富和智慧的三位女神)、蹈火节(公历10月或11月,纪念女神蒂劳帕蒂)以及丰收节(通常在公历1月,主要是南印度人庆祝丰收),但更隆重的还是屠妖节和大宝森节。

    屠妖节又叫万灯节,是庆祝正义战胜邪恶的节日,通常在公历10月或11月,活动长达1个月。在节日期间,每个印度家庭都会点起明亮的灯火,并在家门口绘上彩绘,点上油灯,迎接财富和好运的到来。这一时期,新加坡的小印度区张灯结彩,用各式的彩灯装点街景,还会有各种表演活动,热闹异常。

    大宝森节也叫感恩节,是印度教徒赎罪、奉献、感恩的日子,通常在公历1月或2月。庆典当天,信徒们会背负着赎罪架(半圆形的钢结构,四周尖刺,要扛起这种赎罪架,信徒必须要斋戒1个月做准备)或带有装饰的木拱,以针贯穿舌头、嘴巴在街市上举行大型的赎罪游行,以向他们信奉的苏布拉马尼亚神赎罪和感恩。游行要持续3个小时,并伴随音乐、歌舞,看起来宏大而又热烈。

    屠妖节时,小印度的大街小巷都会升起幡带,点亮灯火,竖立起艳丽闪亮的弧形拱门。

    ◎基督教节日

    新加坡的基督教徒会过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耶稣受难日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日子,通常在4月份。在这一天,所有的教堂都会举行仪式,来纪念耶稣受难。之后,便是令人欢快的复活节了。而作为已在全世界流行的圣诞节,在这里也当然备受重视。节日期间,乌节路以及所有大型购物中心都会装饰上彩旗、彩带和彩灯,营造nongnong的节日气氛,欢迎人们前来购物和娱乐。除了商业活动,基督少年军会进行募捐,呼吁大家为不幸的人捐赠礼物,而各个教堂四周也会有唱诗班和庆祝活动。尽管民众们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但大家都会共同庆祝这一盛大节日。

    闻名于世的严格法令

    新加坡的“严刑峻法”是在世界都出名的,这是一个还存在鞭刑的国家,这是一个连口香糖都不能随意嚼的国家,这是一个十分不易离婚的国家。稍有不慎,你就可能触犯了这里的法律,不但要被罚以重金,还有可能遭遇“牢狱之灾”。所以,这里的国民大都奉公守法,严行其事,高素质是在“严法律”下管制出来的。

    新加坡最高法院

    ◎将道德写进法律

    在世界法律之林,新加坡以严刑峻法闻名于世。

    没有一个国家像新加坡这样如此提倡道德与文明建设,并将道德写进法律,甚至在细枝末节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比如口香糖在新加坡境内是被禁止销售的,因为在公众场合嚼口香糖被认为影响市容。另外,乱过马路、在非吸烟区吸烟、使用厕所未冲水、在地铁上喝水或吃东西都会导致罚款。更不用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垃圾这种“恶劣”行为,更是被重点处罚的对象。在新加坡乱丢垃圾不但要被罚以重款,还要面临强制劳动,如打扫公园等。

    此外,人们的生活作风、行为习惯以及两性关系,只要被主流道德所排斥,都会写进法律加以禁止。而婚姻法更加保护没有薪金收入的家庭主妇。如无严重刑事案件发生,夫妻双方结婚未满3年,不可离婚。而申请离婚后假如一方不同意,必须分居4年才能办理手续。每件离婚案都要走诉讼程序,关于财产分割也有许多的手续、程序要办,烦琐至极。主妇没有工作,也可能会拿走更多的双方财产,因为法律认定女性对家庭的付出不亚于男性对家庭经济的贡献。所以,对很多男性来说,在新加坡办理离婚难上加难,轻易不敢离婚。总的来说,新加坡的法律重视以惩治“小恶”来警告人们少犯“大恶”。

    ◎惩罚重,执法严

    新加坡法律体系不仅涵盖面广,处罚之重更是令世界各国咋舌。在这里,谁若触犯了法律,绝不是接受教育批评就可以了事的,而是动辄会被处以数千、上万元的罚款,甚至要被诉之法庭,裁以牢狱之刑。据一家媒体报道,曾有一对夫妇在家中吵架,丈夫一气之下将一台电视机从三楼的窗户扔下,尽管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最终这位丈夫被判以3年徒刑。从此事例中可管中窥豹,新加坡执法之重绝非虚传。

    新加坡还是世界上少有的仍保留鞭刑的国家之一,这种rou刑在实施过程中也是相当残酷。假如在这里吐痰3次且皆被抓获,就会尝到这种鞭刑的滋味。据统计,每年在新加坡享受到“鞭刑待遇”的人达万人左右,可见该刑罚绝不是这里的点缀,而是承担着主要刑罚功能。新加坡的禁毒法律也可能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凡携带毒品入境或藏毒作贩卖之用者,都可被处以绞刑。

    新加坡司法公信度很高,切实做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论是内阁部长、富贵名人还是普通人民,都一律平等,有恶必惩,绝不姑息。所以法律在新加坡人民心中已树起至高无上的权威,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公共场所,车辆、行人都保持着井然的秩序,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免受法律的惩罚。

    注重潜质的教育体系

    瑞士beri劳动力评估显示,新加坡的人才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自然资源稀缺的新加坡,广纳天下之贤,吸引全世界最优秀人才到新加坡来大展宏图、生根定居。在本国,新加坡政府更是注重完善教育系统,不断培养着优秀的人才。

    英华学校的教学楼作为新加坡名列前茅的名校之一,英华学校获得了新加坡教育部颁发的两个最高荣誉:卓越学校奖和杰出学校奖。

    ◎潜能与开发

    新加坡的教育机制同英国非常相似,旨在培育儿童的潜质与才能。在新加坡,政府对教育实施补贴,学生自6岁起,必须参加为期10年的正规教育。

    新加坡人口复杂,语言也有许多种,因此新加坡的学校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英语是新加坡的通用语言,也是教育媒介语;教授母语则是为了保存文化,让学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在新加坡,每所学校的课程须全面而平衡,课程设置包括英文、母语、数学、理科、人文科学以及道德教育等核心科目。

    整个教育制度以充分发挥学生最优秀的素质为目标,教导学生使用信息科技,以培养他们广收信息、独立学习的能力。教育制度还尝试发挥学生的创意素质,并赋予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心志。

    此外,新加坡的教育制度以严格著称。至今,新加坡的中小学仍允许校长或训导主任使用鞭刑处罚学生。尽管这种惩罚措施极少施行,但仍对学生起到了很大的威慑作用。

    与中国的小学不同,新加坡的小学于每年1月开学。学生们在一至四年级学习统一的课程,四年级后依据英语和母语成绩实行分流。而分流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学生以自己的进度学习,使其潜质得到充分发挥。

    ◎中学与大学

    在新加坡,中学分为自主中学、自治中学和政府中学3种。其中,自主中学可以由学校规定学费,其收费通常高于另外两种中学,教学质量也较高。自治中学和政府中学的学费则由教育部统一规定。从1992年起,新加坡政府每年都会发布中学排行榜。

    新加坡有许多私立学校,这些学校通常设有极受欢迎的课程,如语言、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酒店旅游业,等等。这些课程通常都会与英美等国的著名学府联合办学,当学生在新加坡完成联办课程并通过专门的考试后便可获得文凭。之后,还能到英美等国的母校继续深造。这样的课程吸引了非常多的学生进入私立学校学习,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新加坡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

    总之,新加坡的教育体制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使多数学生都能循序渐进地发展其独特的天赋和兴趣,分层的课程设置与灵活的教学方法,则挖掘和培养了学生的潜能。

    华侨中学的钟楼学样位于交通便利的武吉知马路旁,是一所6年制自主中学,新加坡最顶尖的中学之一,钟楼是新加坡国家重点文物。

    新加坡国立大学

    老旧的教学楼也许会被轻易拆除,过时的桌椅也能够随时更新换代,但一座学校的精神和思想可以穿越百年时空,成为辐射社会的电磁波,更能成为吸引社会向其靠拢并致敬的磁力场,这便是一所百年名校的魅力所在,即使不动声色,也彰显着厚重的历史足迹与文化底蕴。

    ◎汇集世界精英的高等学府

    新加坡国立大学就是一所充满着磁力场的百年名校。它的前身是海峡殖民地与马来亚联邦政府医学院,成立于1905年;1962年,新加坡大学成立;1980年,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校名定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它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更是历史悠久的世界级名牌大学;它不仅是新加坡屈指可数的高等学府,更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知识胜地,仅在1990年7月至1991年6月的1年时间里,就有32位外国大学和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前来访问。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目前拥有9所专业学院,7个研究生院,多个研究所和科研中心。共设学系50个。

    工程学院大楼工程学院成立于1968年,是新加坡国立大大学最大的学院。

    目前,新加坡国立大学有13个家国家级别、12家大学级别以及超过60家院系级别的研究学院和研发中心。来自本地和世界各地的精英汇聚在此,为自己的梦想添砖加瓦。新加坡国立大学还积极向海外进军发展,分别与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复旦大学合作,设立了3所海外分校。

    新加坡国立大学使用英文作为教学语言,采用了学分制和投标选课制,除了工科、医科等少数专业外,本科阶段学制一般为3年,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加读1年以获得荣誉学位。这一荣誉学位通常与更高的就业起薪挂钩,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加坡人一向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这一点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校全校了ibm计算机系统,全校师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第一手资讯。学校还设有一批现代化的实验室,鼓励学生每周到实验室工作。此外,这里的图书馆可谓令人叹为观止,学校中除了有中央图书馆之外,还有中文图书馆、医学图书馆、科学图书馆、许云春法律图书馆、韩瑞生纪念图书馆,藏书共计122万余册。

    除了硬件设施的建设,教学质量也是学校极为重视的内在力量。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工程、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都备受公认。仅2013年,学校就有研究活跃的科研人员2400名,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多达8000篇,申报国家项目超过2200项,外部获得研究经费超过5.89亿美元。

    为了不断适应社会、经济等事业发展的需要,新加坡国立大学不断改革课程设置、增设新专业,使学校在全球著名的高等学府中始终居于前列。目前,新加坡国立大学是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在工程、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

    理学院大楼新加坡国立大学专业中理科基本分布在理学院、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当中。

    这栋楼从前是南洋理工大学的行政楼,后来经过精心改建,成了中国文化遗产中心。

    ◎大学是人的森林

    曾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的施春风说,在古代,中国有非常好的传统,就是翰林院,翰林就是“人才的森林”,可以说大学是翰林的新发展、新延续。大学是一个新的社区,也是一个发现的社区,它是全球知识界的缩影,是全球人才的集聚点。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新加坡国立大学每年都会聘请国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在学校中任教的教授、副教授,约一半是从国外大学聘请的,以确保教育质量。与此同时,新加坡国立大学每年还会选派一些教师出国进修。仅1990~1991学年,就有125名青年教师奔赴国外大学继续进修深造。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内造型前卫的建筑

    新加坡国立大学非常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校经常会开展各种各样的课余活动,以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生活。学生联谊办公室还会为学生提供各类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如推动学生间的体育竞赛、为经济拮据的学生提供援助、为学生解决食宿问题,等等。学校中的各种学生体育俱乐部、学生文化活动以及多种学会、协会,都为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搭建起一个五彩缤纷的平台。

    可以说,在这样一所学校中学习,对每一个学生而言,都是知识与心灵共同成长的家园。

    新加坡的“世界之最”

    新加坡,这个国家的领土面积还不及中国杭州市面积的一半,却创造了众多令人瞩目的“世界之最”。无论是全世界造价最高的滨海湾金沙酒店,还是世界最高的无边泳池;无论是最大的海洋馆,还是最轻松惬意的机场,无不令人心驰神往。

    ◎最昂贵的酒店

    在新加坡,有一座号称当今世界最昂贵的酒店——滨海湾金沙酒店。这个于2010年开业的酒店斥资80多亿新元打造,是目前世界上造价最高的建筑。整个酒店由三座连成一排的大楼组成,内部设有250个豪华客房、一座大型商业中心、一座会议大厦、两座剧院、一座超现代主义的博物馆,同时,还设有多家餐厅和酒吧。走进酒店后,购物者还可以乘坐小木船在一条室内运河内游玩,令游人仿佛置身于水城威尼斯。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座巨大的空中花园横跨于3座酒店顶部,如同一个巨大的冲浪板在城市上空穿梭。这个空中花园足有3个足球场那么大,上面种植了250多棵树木和650多株植物,同时可容纳3900人参观游览。当游客站在距离地面200多米的高空向下俯瞰时,整个新加坡的壮美景色都能收入眼底。

    ◎最接近天空的无边界泳池

    “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亘古不变的规律,然而,现代科学技术却可以将水搬上百米高空,制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空中泳池。不难想象,置身于缓缓波动的水中,欣赏开阔无边的景色,蓝天触手可及,这将是一种怎样美妙的体验。而位于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顶端的无边泳池,除了能为游客提供戏水望天的浪漫感受外,更为游客增添了些许刺激与惊险。这座泳池位于200米高的空中花园里,是世界上最高的无边界泳池,整个泳池就像是融入天际的湖水一般。泳池的特殊设计让水体看起来如同延伸至视野的边际,游客在池中时,就如同置身于瀑布顶端,仿佛随时会被水流冲入深渊。实际上,这正是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之处,让游泳池的边缘低于水几厘米,溢出的水会流到下方的集水池中,再被水泵抽回游泳池内。除了浪漫优美之外,这个游泳池还与高新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该游泳池拥有两套循环系统,一套用于过滤和加热主池中的水,另一套过滤集水池中的水,并将其送回主池。据说,这一设计灵感来自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上的水稻梯田。

    无边界泳池金沙娱乐城空中花园里的这处游泳池一边看起来似乎毫无遮挡,没有边界,一直往前游,仿佛会从高空摔下。

    s.e.a.海洋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对海底世界的好奇。

    ◎最大的海洋馆

    新加坡s.e.a.海洋馆保持着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大的海洋馆、拥有世界最大的水族观景窗。

    s. e.a.海洋馆储水量高达4280万升,也是一项世界之最。这里设有10个区域49个展区,游人置身这个“海洋世界”中,可以饱览不同区域的海洋动物。

    说到s.e.a.海洋馆中必去的地方,那就应该是海洋馆中的另一项吉尼斯世界保持者——超大水族观景窗。制作观景窗的材料是单体亚克力,重达25万多千克,整个观景窗宽36米、高8.3米,从底端到顶端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巨大的观赏窗口足以让人一眼便看到各种鱼群。而为了让游客更好地透过观景窗了解海洋世界,这个观赏区设置了3层观景台,游客可以选择坐在玻璃前摸着玻璃,仿佛与海中的鱼儿零距离接触;也可以坐在后面的台阶上,纵览整个宏大的场面,想象自己徜徉于汪洋之中,已经变成了海洋中的一条小鱼。来到这里后,很多游客会不自觉地停下匆忙脚步,流连许久,静静享受眼前神奇的海底世界。

    ◎最好睡的机场

    机场是外国游客前往别国旅游玩耍的起点和终点,但对于来到新加坡的游客而言,樟宜机场本身就是一处旅游胜地。这座被民间称为“世界最美”的机场距离市区17.2千米,是新加坡主要的民用机场,也是亚洲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

    为了尽可能不侵占城市用地面积,新加坡政府在建造樟宜机场时展开了一项庞大的填海工程。据报道,樟宜机场13平方千米的面积中,有一半是坐落在填海地段的。

    “睡机场”是一个国际知名的网站,该网站于每年10月中旬公布当年全世界“最好睡机场排名”。2014年,樟宜机场已经连续18年蝉联“全球最好睡机场”宝座。该网站表示,樟宜机场能为中转旅客提供免费公共网络、购物区、游泳池、健身房、休息室、电影院等设施,还让过境旅客免费观光新加坡市区,教人想无聊也难;而管制区内多达6区的躺椅,也能为疲惫的旅人提供充足的休息空间。

    魔法花园里有很多探测仪,被触发就会发出一些自然界中的声音。机场里像这样的花园还有好几座,比如仙人掌花园,胡姬花花园,向日葵花园等。与其说樟宜机场是机场,更不如说它也是新加坡的名片。

    樟宜机场内部新加坡最主要的民用机场,也是东南亚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

    ◎最大的“垂直花园”

    住在钢筋水泥的丛林当中,让人不觉对充满绿色的自然世界充满了向往。在新加坡就有这样一个地方,让人既可以享受到现代建筑带来的便利,又能体会到置身自然中的纯粹惬意,它就是新加坡“树屋tree house”公寓式建筑。“树屋tree house”是一幢名副其实的植物建筑景观,公寓一侧是一面立体式花园墙,上面种满了绿色植物,从底部一直伸延到楼顶,远远望去就像一座高大的垂直花园岿然而立。建筑外部的立体式花园墙面积可达136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立体花园。除了具有美学价值外,这面花园墙每年还能为全体业主节约50万美元的能源和水费开支,美观又实用。

    除了这些知名的建筑景观外,新加坡还是世界上居住费用最高的城市,并被冠以“世界上最易经商的国家”“全球教育最好的国家”“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等等,建国仅仅50多年,新加坡就已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难怪这个小小的城市能立于世界之林,令世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