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十四阿哥是团宠[清穿]在线阅读 - 第147页

第147页

    德妃娘娘看着又担心上了。

    罗协同样担心,这一年还是有所征兆的。

    不过先传回来的倒是好消息,说是康熙帝召集大臣和皇子们研习书法。不仅亲书大字对联当场展示,还邀请众人观赏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书写的对联,据说,诸臣环视,“无不欢跃钦服”。

    罗协和德妃娘娘对看着,内心都松了一口气,还好就好。

    可次日,罗协却觉得不太对劲。

    准确来说,其实近来他特别受六部官员的待见。

    这个找他饮酒、那个找他探讨纸画,这个要问牛圃的事宜,那个要赠他砚台书画的……

    宠妻狂魔十四阿哥通通用回家陪伴有孕在身的妻子为由,一个都不接纳。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刚出京那阵子,他多在自行车的作坊上忙碌,甚少回到宫里六部。

    这日他来点卯,硬生生被拉住了。

    六部侍郎一个个都齐了。

    “十四爷,择日不如撞日,兵部那里有个机子总是有问题,让多少人看了都不好,五爷可是说了,必定要请你过去扶一把。”

    “巧了,我们七爷也说了,十四爷答应回头过来帮他看看草稿,这磨具草稿已经等得急不可耐了。”

    “别别别,十四爷,你别听他们的,我们礼部向来不比他们能折腾人,你过来,和我们品茗品茗,有几个物件我们也好顺便探讨探讨。”

    ……

    罗协听得头大,只好对两边侧立的侍郎问道:“吏部左侍郎大人、刑部右侍郎大人,你们可有事?”

    刑部右侍郎是个出名的笑面虎,面上平和问道:“不知十四爷身上可否有探查案情之法,下官很是好奇,故有此一观。”

    罗协没有答话,看向吏部左侍郎。

    来人面色冷淡,此时似乎方才回神:“哦,看看。”

    罗协:……看戏这么明显,真的好吗?

    “各位大人,汗阿玛出京前交代了相关事宜,爷不敢怠慢,近来忙得焦头烂额,待汗阿玛首肯后,十四自当和各位请教。”罗协客气得很,起初他本以为他们都是盯着他家里那两辆宝贝自行车。

    可看样子,怎么像是盯着他这个人?

    开玩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他可是以亲哥当皇帝,自个儿当闲散王爷为目标的十四阿哥胤禵,要不是有个和事佬任务,他何苦出来和大家打交道。

    在家瘫着,和十四小福晋,谈谈情,说说爱,才是人生终极目标好吗?

    要不是见不得胤禛太苦,这些大臣可一个个还欠着皇家的银子呢。

    想到这,罗协对着他们颇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一个个认清如今对他趋之若鹜的脸面,带来日他带着账单上门,怕是不知道能得多少白眼。

    *

    作坊里第一辆自行车生产出来的时候,索额图被召去了德州给生病的太子侍疾。

    罗协恍惚才想起这个人来,这次侍疾完后,再过不久,索额图命不久矣。

    他不介意,再送一把火,以答谢当年索相以毒谋害他的性命、离间他们兄弟的手笔。

    同样和他想到一块去的,还有四阿哥和八阿哥,这两位爷可早就等着了。

    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反而只是赶上了末班车。

    到了康熙四十二年五月,康熙帝命侍卫海青传谕索额图,三年前索额图曾被家人讦告,这个告密的人想来是八阿哥的手段,当时被康熙留中。

    直到此时,康熙才道:“尔家人告你,朕留内三年,未予宣布,本有宽待之意。但是,你没有愧悔之心,背后怨气冲天,议论国事,结党妄行。

    全国都受朕深恩,如果受恩者半,不受恩者也半,那就会要跟随你了。去年皇太子在德州时,你乘马至皇太子中门方下,仅此一条就该把你处死。你把自己看成是什么人?

    你任大学士时,应因贪恶被革退,后再次起用,并不思念朕之恩惠。养的狗还知道主人的恩情,象你这样的人即使格外加恩,也属无益。

    朕本想派人去你家搜看,恐怕连累的人太多,所以中止。如果把你办的事情公布出一部分,你就会被正法。考虑到你原是大臣,朕心不忍;但令你闲住,又恐怕结党生事,背后怨尤议论,还是交宗人府拘禁。”

    隆极一时的赫舍里家族索额图因“议论国事,结党妄行”罪,被康熙帝拘禁宗人府,不久死于幽所。

    后来康熙说过:“过去胤礽立为皇太子时,索额图怀私倡议,凡服御诸物俱用黄色,所定一切仿制,和朕的几乎相似。胤礽日益骄纵,实源于此。索额图是本朝第一罪人。”

    康熙以为,只要没有了索额图,就万事大吉。

    可以皇太子为中心的党派不但没有因此解散,反而变本加厉,性质愈发恶劣。

    这些,罗协一时都管顾不上,四十二年九月初一,夜半子时十四福晋为他诞下嫡子。

    欣喜之际,过后康熙传旨他和四阿哥进宫,将折子重新翻起。

    想是大臣们如此拥护太子想对他这个□□者动手,既然如此“仁义”何在,康熙想借他们的手,打击朝臣们,让他们看看如今仍是谁在做主?

    罗协看惯了这些年大臣们舔着脸借钱不还的模样,说皇帝仁义,他们不借还是对不起他了?

    欠钱不还的大爷们,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