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丫鬟娇娇怯怯:“大爷,奶奶新做了夏衫,让小的送来。”

    苏哲对随从使个眼色,随从把衣裳接住。

    林如海听见苏哲声音冷冷淡淡:“替我谢过你们奶奶。”

    那丫鬟张口欲言:“奶奶她……”

    随从不耐烦催促他:“快些回去吧!莫要在书院逗留,叫人看见了不好。”

    那丫鬟神情哀怨的垂头快步走了,林如海顺着她离开的方向一看,一辆马车远远候在那边,看这样子,似乎坐着女眷。

    这么热的天,来一回不易,就连林太太这几日都不太出门了。

    林如海于心不忍,劝苏哲道:“苏兄,嫂夫人既已经到此,何不说几句话?”

    苏哲表情不像是平常,背着手,不去看那边的车子:

    “说什么,让她平白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如海还未成婚,于后宅之中,不必心软。”

    林如海也不知怎么劝苏哲,如果貌合神离,也不该如此两相耽误,于是又道:“你若实在不喜,不如和离,放她去寻个妥当人家。”

    苏哲看了林如海一样,那眼神大约是在笑他少不经事,过于天真:

    “林兄真是年少,这些事你不懂,若真和离,我要寻亲尚且容易,女子无端和离,想必会被唾沫星子淹死。”

    苏哲此言,反而让林如海心头一窒。

    他说的没错,自己未免过于以己度人,若是林家姑娘,林如海自然是会舍不得自己孩子受气,巴不得和离之后接回家来好好养着。

    但又有多少人觉着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女子无论是和离还是被休弃,总是要被人戳着脊梁骨辱骂的。

    林如海叹息道:“看来……苏兄也不是冷血之人。”

    苏哲看着家中的马车远远离去,以扇抚额:“大约也算不得好人,我总是没办法心平气和与夫人相对,好在有书院在,尚可栖息。”

    作者有话说:

    林mama有独特的发财技巧

    以及

    反正老娘有钱

    就要买学区房

    就要宠着儿子

    ……

    这周更四章,后面几天木有了,榜单控一下字数

    下周四,中午十二点更新。

    ……

    我再去堆点稿子,感谢各位的,地雷营养液,随机十个红包,大家评论哦!(最近太穷了,因病返贫,以后宽裕了一定多发)

    ……

    老问题,发出去了吗!!

    腊鸡jj啊!

    13 ? 第十三章

    ◎“看我诈一诈你”◎

    第十三章、“看我诈一诈你”

    旁人家事,林如海也只能言尽于此,苏哲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想来不是贾琏、贾珍那等全无良心之徒,

    苏哲原本也是个坦率烂漫的性子,素来也没什么寻花问柳的恶名,若是能娶到自己喜欢的女子,日子应当也能过得蜜里调油。

    只可惜,阴差阳错,徒增冤孽。

    后面贾宝玉再娶薛宝钗,似乎也是这般光景。

    唯一有所不同的,苏哲和他的妻子是父母之命凑在一处,而薛家对金玉良缘,已经汲汲营营多年。

    若不是后面贾府败落,王夫人寻不到好亲事,兴许也轮不上薛宝钗。

    这人世间,幸与不幸,不到盖棺定论那一刻,实在难言。

    那日一回来,苏哲便从自己的书箱里翻出几本札记,亲自抱着一摞,交给林如海:“这是原先我会试时,整理过的讲义,希望与你有用。”

    林如海翻看一看,一溜儿的蝇头小楷,足见当时苏哲抄写时整理的用心。

    他连忙起身致谢:“多谢苏兄。”

    虽然前世自己也得了个探花,林如海也要承认,苏哲的才学和文思在自己之上,一看他的笔记,及冠之年的苏哲就有这等功力,难怪将来殿试夺魁,如探囊取物。

    可惜了,这样一个人物,却落得举家流放的下场。

    苏哲见林如海翻看笔记,难得显露认真的神情,和他素日,吊儿郎当的样子大相庭径。

    “你游戏人间也该有个度量,不然……”

    苏哲轻咳一声:“不然就要变成咱们书院恶劣学子典范了!”

    恶劣学子?

    林如海略微回想一番近来自己的言行,却不知自己恶劣在哪里。

    这才哪儿到哪儿 ,他一没有闹学堂,二没有对夫子大不敬,比起贾宝玉和薛蟠等人在贾府族学里捣乱。

    林如海还觉着自己真的是,太优秀了!

    世人未免太过吹毛求疵,把先前自己废寝忘食的刻苦当做理所当然。

    他还没做什么坏事,人言如此。

    可见男子多的地方,照样不太平。

    亏得他们在文辞之中自我褒扬品行如何,想想杨玉环红颜祸水的论调,不就是这等自诩文人大肆渲染。

    未来的状元赠书,林如海当然要翻看一番,才不能辜负苏哲一番好意。

    他在书院中风平浪静,除了天气燥热,再无其他不满。

    林如海尚不知情,林家正有大事发生。

    过了端午,仍旧是热辣辣的太阳,梅雨季似乎比往年略晚几天,趁着暑气没起,苏家夫人穿着一身藕色丝萝衫,踩着一双挖金丝软缎靴子,一早就登门拜会。

    苏家夫人历来热心,在江南颇有声望,荣国府几番周折,想要说成婚事,顺理成章,还是找到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