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小说吧 - 历史小说 - 郑王天下在线阅读 - 第八十五章 收尾

第八十五章 收尾

    邓城,封君府邸正厅。

    郑忽跪坐在上首,听着泄驾派的使者将召陵的情况一一代为传达,最后,使者对郑忽言,泄大夫带领着公子辛丑和召陵宰子令大夫及本国士卒正在往此地赶来的路上,还请世子稍待!

    听到这里,郑忽突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洪水以北自即日起,算是彻底的投入郑国的怀抱了。

    此事从筹划到今天,至多也不过有半个月的时间,但是其中所经历的风险却是一点不少,也不知是否是郑忽运气太好的缘故,每次总能够化险为夷。

    而今,事已成定局,一个拓土之功是跑不了了。

    这就足够让郑忽喜出望外了,虽说他的嗣子之位渐趋稳固,但是谁又会嫌自己立的功多呢?

    况且此事全是由他一手筹划执行,此事的成功不仅是没有让他的心血白费那么简单,更极大的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虽说他刚来之时也曾带军助齐破戎,但那完全是赶鸭子上架,不得已而为之,与此次不可同日而语。

    挥手示意使者退下。

    郑忽需要一个人静一静,好平复一下内心的略微有些激动的心情。

    曾经发生过的乐极生悲的事情,已经让郑忽得到了不小的教训,他必须不断的迫使自己始终保持一颗冷静的心,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状态。

    而且,郑忽还记的临行前,自家老爹对自己的告诫,事情越到最后越要小心谨慎。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事情,郑忽真的不愿让它发生。

    随着心境的平复,郑忽的开始思考起此事该如何收尾。

    邓城、召陵虽然已经入郑,但是民心未附,还是存在着一些隐患的。

    邓荒和公子辛丑作为封君,肯定不能再让他们留在此处,尤其是邓荒,其家族在邓城经营了三代,邓城的国人早已习惯了其统治,若是其对郑国的统治心有不满,带领邓城叛郑归蔡,那么肯定会有大批的国人跟从。

    这一点,郑忽是深信不疑。

    昨日大军走后,郑忽回城正好碰到一群战战兢兢的邓城国人为邓荒求情,这些人虽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也隐约明白邓城已经易主,七千余郑军怎么可能能悄无声息的入城。

    而且前日虽然天色已晚,但是郑军挟持邓荒入城,又不是什么隐秘之事,有心人自然能发现其中不对劲的地方。

    故而,郑忽昨日只能一边将邓城已经归郑的消息告知众人,一边保证仍会让邓荒食采于邓,不会因为邓城入郑就改变此地的政令,这才让邓城的国人稍稍安心。

    也由此,郑忽知道,这小胖子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油腔滑调、只说不做,至少对于邓城还是比较负责的,说不准府库中囤积的那么多粮草就是为了应对饥馑之患的。

    所以,郑忽对于邓荒这个小胖子就更加不放心了。

    原本郑忽就是准备将其留在身边,现在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可以让他继续食采于邓,但是却不能再任由他管理邓城了!”郑忽想道。

    至于召陵的问题,郑忽现在还不是特别了解,只有等泄驾来了,他才能知道召陵的大致情况。

    不过,虽不了解,但是郑忽已经决定,让公子辛丑和邓荒享有一样的待遇,只挂个封君的名头,每年享用着封地的赋税,其他的治理问题就不需要他们插手了,自有郑国的官吏来帮助他们管理封地。

    至于帮助他们管理封地的官吏问题,根本不用郑忽cao心,从军中遴选几人足堪大任。

    现在又不是后来文武官员泾渭分明的时代,治理地方靠的是文官,此时压根就没有文武界线这一说,像经常为郑庄公出谋划策的祭仲,登上战车就是一猛男,还有后来的鲁国季孙氏的家宰阳货,以陪臣执国命,靠的不就是他自身的领兵能耐吗?

    况且军中的军官尽皆是贵族充任,好歹也是接受过贵族教育的人,君子六艺难道是白学的?

    话虽如此,郑忽还是决定要留下千余人的军队在此驻守维稳,不过这终究不是长久之策,移民徙边才是社稷长计。

    这又带来一个问题,郑国国内都是地广人稀,更不会有人愿意来这经常遭受洪水泛滥的地方受罪。

    但是这个地方又十分重要,不但距离上蔡极近,而且与顿国、沈国接壤。

    “真伤脑筋啊!”郑忽感叹一声。

    他决定还是回去和他老爹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不过,鼓励生育的事情确实该提上日程了”郑忽现在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人口的重要性。

    “这些也只能等回去以后再说了”结束了自己心中千头万绪的联想,郑忽心知,“当务之急是要准备好迎接泄驾一行!”

    他与公子辛丑及其母舅第一次相见,自然不能失了礼数,这是对此时贵族最起码的尊重。

    虽然以后的公子辛丑可能就是新郑城中的一闲散公子,但是郑忽依旧不敢怠慢,因为这关系到召陵的士气民心。

    无论怎么说,公子辛丑都是召陵的封君,召陵民众都是其治下之民,主从关系尚未解除,主辱臣死。

    郑忽一旦对公子辛丑一行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礼遇和尊重,召陵是存在国人暴动甚至叛郑的可能的。

    这不得不防!

    这也算是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弊病了,封君采邑内的臣民是封君的私属,只对封君负责,对封君的封君都是爱答不理。

    当然这是在封君贤明的情况下,若封君不肖,民众大多会选择逃离封地,另谋出路。

    像曲沃为什么能和翼的分庭抗礼,不就是由于晋君羔裘豹祛,衣轻食肥,尸位不恤其民,拼命的对其采邑内的民众敲骨吸髓,最终导致民皆归于曲沃,曲沃这才有了和翼抗衡的本钱。

    而郑忽暂时还没有听说召陵有民众窜逃的现象,所以,这个礼遇是必须有的。

    再者说,此时像邓荒这种没脸没皮,记打不记吃的贵族毕竟是少数,对他们的尊重其实也是对自己尊重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