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被忽略的某个人
淮阳城里的现如今局势,李扶摇该做的已经做完,就算是还要多做些事,也要等梁王落子之后,看看这淮阳城里如何发展之后,才有新的打算。 抱着必死之心来到淮阳城的谢应一下子放松不少,这位周伍之中现如今最重要的将军,想着之后极有可能要死还是死在沙场上,便觉得莫名其妙有些开心。 沙场武人死于沙场,还算是死得其所。 在之前和李扶摇对饮之时,酒到酣处,看起来满脸醉意的谢应说起这一场大周战事,作为局内人,谢应虽说在北燕郡外难逢败绩,名声甚至都传到了陈国和周国以外的地方,但对于这一场国战,谢应仍旧是不看好大周能够撑过去。 要不然,他也不会从北燕郡外来到淮阳城。 因此在那场谈话里,谢应按着那柄家传宝刀栖,半打趣的说之后要是自己真是死在了那场国战里,不要李扶摇做什么,就希望他捡起来他的这柄栖,带着走过这片山河,不要求去什么名胜古迹,反正多走走,多看看,看看那些没有见过的风景。 栖去了,便算是他谢应去过了。 他谢应这一辈子都没有去过太多地方,日子也过得不算是有意思,带兵打仗虽然是不讨厌,但其实时间长了,也会有些不耐烦的。 当时李扶摇则是有些恼怒的说着他是个剑士,带柄刀成个什么样子。 虽然李扶摇没有说透,谢应已经知道他的意思。 他说要他好好活着而已。 对此,谢应没有说透。 这位出自谢家,年少时候便展露出不俗的带兵才能的谢应,被人说成是谢家的一颗宝树,是能领着谢家继续前行的年轻俊彦,更甚至于在谢家的全力促成下,更是有望成为大周驸马。 谢家对于谢应的期望,实在是几句话里说不清楚的。 人在世上,真有好些东西说不清楚。 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年轻人,现在和大周已经死死绑在了一起,要是大周能够挽此危局,一鼓作气打到淮阳城里,谢应毫无疑问便会成为大周板上钉钉的军伍第一人。 若是不能,谢应便是陈国最想杀之人,也会是战事结束之前,先死在沙场上的人。 两个结局,不仅是谢应,就连是大周和陈国两方都很清楚,第二个结局只怕才是谢应最终的归属。 这位久经沙场的年轻将军没有半点畏惧,身为周人,对于生死,早该看淡。 李扶摇对此不好多说什么,并且轻飘飘的言语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只是在第二日清晨,一身青衫的李扶摇和谢应走出栈,去逛了逛集市,大人物们要谋划什么是大人物的事情,这些市井百姓,仍旧是一日接一日的过着日子。 走在街道上,路过一家卖旧物的古董店铺,李扶摇才想起一件事,将那个之前买的玉酒壶送给了谢应,他一共送出去两件东西,第一件是师叔柳依白的酒葫芦,送给了吴山河那个便宜师兄,然后这第二件便是他花了几十两银子买的这个酒壶,这一次是送给了谢应。 谢应也不气,一把接过来之后便别在了腰间。 走过了几步之后才开口问李扶摇为何要送出这个玉酒壶。 李扶摇神色有些尴尬,终究没有多说。 谢应一头雾水。 腰间悬刀的谢应和背着剑匣的李扶摇走在淮阳城街头的市井,不用多说,人人都把这两位当作是那种江湖游侠儿,只是有些奇怪,在这陈国江湖里,用刀的和用剑的一向不和,为什么这个悬刀的年轻人还和这背着剑匣的年轻人同行? 难不成那个一身青衫的少年背后背着的不是剑匣,而是其他什么东西? 李扶摇和谢应没空理会这些淮阳城的市井百姓怎么看,反正李扶摇领着谢应闲逛,谢应便将那玉酒壶灌满酒,一边走一边喝酒。 酒香四溢。 李扶摇显得有些愁眉不展,虽然没有唉声叹气,但谁都看得出来,这个青衫少年十分郁闷。 谢应懒得去问,李扶摇也没主动说起。 响午时分,两人在一座酒楼二楼吃过饭,李扶摇没有急着起身,因为二楼的中央在食们吃得差不多之后,便搬开几张木桌,放了一条长条木凳在中央,木凳上摆了一个大海碗,酒楼掌柜的笑着抱着一坛子酒楼里最好的酒将那个大海碗倒满酒。 李扶摇不由得叹了口气。 很快便有个一袭长衫的说书先生来到场间,先是对着众人一鞠躬,然后才坐下,喝了一口酒,念叨了几句好酒之后,方才开始说起似乎是昨日没有说完的故事。 在酒楼的食大多不是第一次来到这座酒楼,今日这一拨食中,大多还是冲着说书先生昨日没有说完的故事来的,因此说书先生一张口,便都鸦雀无声,等着说书先生嘴里那个听来只觉得荡气回肠的故事。 谢应慵懒的把头靠在窗旁,一只手拿着那个玉酒壶,一只手抓了好几颗花生米,往着嘴里一边丢一边灌着酒,李扶摇则是到了现在,才在自己面前的酒杯里倒了半杯酒。 只喝了一口,便已经见底。 心里有其他打算的李扶摇心满意足。 谢应只是瞥了李扶摇一眼,便继续自顾自喝着酒。 李扶摇没有去听那个故事,毕竟之前他也说过好些年书,对于那位说书先生嘴里的故事其实七七八八也算是知道其中脉络。 这位说书先生是把那几个大抵相近的前朝将军的故事糅合成了一团,重新弄出了一个新故事而已。 谢应喝了口酒,忽然饶有兴致的问道:“不出意外的话,我这辈子就是在军伍呆一辈子的无趣光景,所以我对你以后的路,反倒是兴趣不小,怎么样,说说你以后想做些什么?” 虽说都是一辈子,一辈子可长可短而已。 李扶摇想了想,皱眉道:“倒是没怎么想过,反正以后的日子,练剑必不可少,能走到什么地步,不清楚,反正尽力就好,等大周的事情一了,我要去洛阳城,然后可能会去一趟南海。到处走走,老祖宗说过,对剑道也有裨益。” 谢应感叹道:“你们这些山上修士,还真是一点都不为俗世所累啊。” 李扶摇一笑置之。 谢应放下那个玉酒壶,认真问道:“你们山上修士是不是也相信人定胜天这种话?” 李扶摇知道谢应是在问什么,没有立刻给出答案,只是平静道:“就好像咱们在淮阳城的所做所为一样。” 谢应怅然一笑,“原来真是没有人定胜天,也没有什么天来刻意针对咱们这个偏僻小国,不过是拳头不够大,野心却太大而已。” 李扶摇忽然想起一件事,“我还没有离开白鱼镇的时候,听过从少梁城那边传来过皇帝陛下的那句豪言,后来又见过那位皇帝陛下,想来那位皇帝陛下并非那种好高骛远之人,大周既然敢频开战事,想来应该是有所依仗才是,只不过现如今周国会陷入此等局面,应当便是出了问题,至于是什么问题,还得去少梁城见过皇帝陛下之后,才能完全知晓。” 谢应皱了皱眉头,好像是想起了某些事情,只不过张了张口之后,并没有说话。 李扶摇不去追问,只是耐着性子听完那说书先生的这个故事之后,才和谢应起身下楼。 下楼之后,谢应说是要一个人在淮阳城里逛一逛,李扶摇没有说什么,只是独自回到栈,把剑匣解下,拿出那柄青丝。 继续养剑。 这种法子是被说成天底下最笨的养剑法门,可还是愿意每日去做,并且乐此不疲的,只怕就只有李扶摇一个人而已了。 匣里两剑,青丝现如今和他的联系比起小雪要胜过不少,这也是李扶摇经常用青丝而非小雪的缘故。 对于谢陆的佩剑小雪,其实李扶摇一直有些矛盾,师叔赠剑,该是好好收好才是,但李扶摇又总觉得该替它寻个有缘人才是。 毕竟一剑在手,便够了。 多出的一柄剑,李扶摇至今都没想清楚该如何安排。 —— 夜幕降临。 谢应一身酒气走回栈,腰间别着李扶摇送他的那个玉酒壶,家传宝刀栖却是在另外一侧,回到栈之后,谢应径直回房,没有来找李扶摇。 李扶摇趴在窗户上,则是盯着皇城那边,想着那位梁王殿下到底要在什么时候才准备起事呢。 其实此刻,与他想法相同的还有那位栾平的学生,栾言。 这位被视作是栾相国精神意志的延续的读书人站在栾府院里,看着夜空,紧皱眉头,这场淮阳城里即将要发生的大事其中细节他都已经知道的七七八八,这既是栾平想给他的东西,同时又是栾平要考验他的东西。 梁王何时起事? 齐王到底能不能被齐王妃说服? 都值得让人深思。 还有…… 栾言忽然一惊。 猛然回头。 栾平站在远处,轻声张口问道:“想通了?” 栾言吓出一身冷汗,木然点头。 栾平呵呵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