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29节
折子送到京城的时候,他正好在右相的位子上轮值,于是大笔一挥,拟给江扬回道:“两条商船少,多预备几条。” 云骁帝看了他的批复,问道:“朕听闻海上航行极为凶险,稍有差错就连船带人藏入海中,何况又有海贼横行,卫爱卿为何要龙城府多出几条商船啊?” 卫景平没有解释,而是递上了一本折子:“陛下,臣请设市舶司,专门管着商船出海做买卖一事。” 第254章 入直召 ◎赐茶而退。◎ 云骁帝:“市舶司?” “陛下您想, ”卫景平说道:“就拿龙城府去年出海的窦家商船来说,他们去海外赚的银子, 与朝廷毫无关系, 多少只在商贾手中罢了。要是朝廷在刘家港设置个税关,向进出港口的商船收取税赋,朝廷岂不是多了一个税种?” 他在折子中提出,由朝廷设置市舶司, 选任市舶使对进出口港口的商船进行管理, 至少包括货物的登记与排查、相关税费的征收、对违法商贩的处罚等。 这不是他自己凭空想出来的, 而是搬照了宋、明市舶司, 抄来的作业。 在卫景平看来, 这是广开税源的一个路子。他查阅过史料,从汉代开始, 类似市舶司这样的部门就存在了,宋、明时期更是有一套完备成熟的运转体系, 有很多可以抄作业的地方。 云骁帝听了他的话站起身来, 凝视着摆在书房台阶上的一盆盆腊梅花, 淡香疏影, 散影满帘,沉思片刻, 偏过头来说道:“今晚别回去了,留在御书房吧。” 他要好好看看卫景平关于市舶司的折子,随时向其提问。 “是。”卫景平微微抬头朝御书房外望去,此刻已是黄昏时分:“陛下。” 后宫的沐宸殿是贵妃钟氏的居所,二月中旬的春夜, 乍暖还寒, 恰好今晚是她侍寝的日子, 晚膳后钟贵妃又吃了一杯牛乳炖燕窝,消食后沐浴更衣,静坐抚琴,一曲终了,还不见云骁帝过来,她忍不住问婢女:“去瞧瞧陛下到哪儿了?” 别是被苏州府新来的那两个狐媚子勾去了吧,钟贵妃心烦意乱:她今晚可不单单要侍寝,还受了姜太后之托,要给皇帝吹一阵枕边风呢。 “是,贵妃娘娘。”女官恭敬地退下了,片刻后回来回道:“陛下还在御书房没往后宫来呢。” 钟贵妃看着更漏:“都这个时辰了,陛下在御书房做什么?” 她伴君十来年,深知云骁帝骨子里没那么勤政,尤其从去年开始年景好起来,日子清平,他愈发疏懒朝政,流连后宫了。 “回娘娘的话,李公公说陛下留卫大人在御书房中商量朝政,”女官说道:“他让奴婢转告娘娘一句,让娘娘先歇着,陛下今夜不过来了。” 闻言,钟贵妃的脸拉下来,她蹙起一双柳眉:“陛下问政归问政,不过晚些就寝罢了,怎么就说不过来了?” 难道他要与臣子同宿一夜吗。 女官道:“娘娘,陛下今日召进御书房的可是卫大人。” 是那位桂林一枝,昆山片玉,少年登科,翰苑遨游,眼瞧着要独步凤池1的卫景平啊。 钟贵妃垂眼瞧着水葱般的手指:“是他又如何?” 女官没话说了:“……娘娘。” 钟贵妃哼了声,神情恹恹地没说话。听说卫景平这个人不讨喜,没想到这么快就烦到她眼前来了。 她在心里头放了狠话:今日皇帝来她宫里头留宿就罢了,要是让她空等一夜,非叫卫四好看不可。 …… 御书房内,君臣聊得愉快。 “……设置市舶使,市舶通判……负责抽解,博买……”云骁帝看来了一遍卫景平所写的折子,他记忆力很好,随口问道:“卫爱卿觉得谁能胜任这个市舶使?” 他心中有个人选,却不知卫景平会举荐谁。 卫景平心中当然有人选,只是他不知道云骁帝有没有中意之人,不敢贸然推举:“陛下,要是说起举荐官员,还要向吏部的诸位大人讨教。” 毕竟吏部干这个事才是专业的。 云骁帝:“倒不必过问吏部了,朕想起个人来,”他顿了顿说道:“卫爱卿觉得龙城知府江扬江大人怎样?” 江扬在龙城府为官多年,该动一动了。 巧了,卫景平想的人选也是江扬,江大人是头一个派遣商船出海做买卖,面向大海的官吏,调任他为市舶使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合拍了,卫景平欣然拍马道:“陛下慧眼独具,任人唯贤,没有人比江大人更合适的了。” 云骁帝被他奉承的舒坦:“市舶通判一职么,以后朕想安排给谢映,如何?” 他记得前年殿试时,谢映的策问文章写的便是关于和海外通商的,中有一些提议是得到他认可的。 明年年初,就是上一批新科进士选职的时候了,云骁帝提前替谢映想好了去处。 “谢状元是个务实之人,”卫景平说道:“陛下有意栽培他,臣日后就多同他商议商船出海一事。” 云骁帝点点头,设立市舶司,选派官吏之事暂且告一段落。 君臣又就别的问题与卫景平逐一讨论起来,比如说设置市舶司后,规定商船返航时,目前必须在刘家港或者福州府长乐港处港口登岸,不许转泊他港,外国船只也一样,想上岸须在刘家港向市舶司报备后方可登录,这样一来,所有商船就不能通过转卖当朝的商品获得利润而不纳税,朝廷不仅能增强对海上贸易的控制,还能从中获利,收取不菲的一笔税银。 也就是说,为了掌控进出口的商船,卫景平的意思是目前只放开两处港口,即太仓府的刘家港和福州府的长乐港,别的港口不允许商船出海或者外来商船登岸。 “嗯,”云骁帝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 说到兴起处却听到外头二更的更鼓敲响了,他有了几分困意,命大太监李桐:“去沏一壶提神的茶来,朕有些乏了。” 还没撵人的打算。 卫景平许久不熬夜,撑得吃力,饮下一杯浓茶才稍解困乏,他似乎没什么要说的了,就在御书房陪皇帝耗着绵绵长夜。 关于市舶司的事情,到后来云骁帝也找不到话题了,但他今夜既打定主意要在御书房通宵勤政,无论如何也要博这个美名,不会抽身到后宫去歇息,于是搬来半人高的折子:“卫爱卿,你来念给朕听。” 总不能让卫四闲着不是。 说完他微阖上龙目,靠在龙椅上等听卫景平念折子给他听。 卫景平:“……” 有点不大想干。 “夜已深沉,还请陛下安歇,保重龙体。”他道。 云骁帝很倔强:“朕不累,卫爱卿快念折子给朕听。”今夜,就仿唐的帝王来个“入直召”,当一回明君吧。 “入直召”说的就是唐宋时在宫中设立一处起居室,让大臣们,多数情况下是翰林院的士子轮换夜宿宫中,以备皇帝夜间问政的事情。 本朝的皇帝们则立这个规矩,这是头一次,云骁帝心想:史官必然会为朕大书特书一笔,值了。 卫景平无奈,只好依次拿起白日里呈送到案头的折子念起来:“……臣孔道襄跪奏……请皇上圣躬万安……” 这是甘州府送上来的折子,说的是即将开始的春耕之事。 云骁帝听了之后说道:“卫爱卿代朕给孔大人批复,就写‘已阅’二字便可。” 侍立在一旁的李桐把朱笔递给卫景平。 卫景平郑重地接过朱笔,他悬着手腕,在孔道襄的折子上写下“已阅”二字。 等他写完了,云骁帝却又很狗地问道:“卫爱卿原籍是甘州府的吧?对孔大人所奏的春耕一事怎么看?” 他又觉得光批个“已阅”,不说点儿别的什么不能彰显天子的存在感。 但是另批注句什么呢,云骁帝想不出来,于是他往卫景平身边凑近了,很期待他的臣子给个提示。 在知府孔道襄的治下,甘州府的农耕一向平稳,没什么好说的,何况卫景平也不怎么懂这个,反正按照之前的经验,春耕之季鼓励垦田,疏通河沟、水渠,做好水利灌溉工程,定然差不到哪里去,而他能想到的,已经都写到了折子上:“回陛下,臣不曾单独主持过一方的农耕之事,经验寥寥,不敢妄议。” 云骁帝听了他的话之后语调温和地道:“算了,下一本。” 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他懒得在上面多费功夫。 卫景平打起精神翻开第二本,如此,一直到了三更末,君臣二人都熬不住了,皇帝才命太监李为领他下去,到偏殿的暖阁歇息。 之所以留他在御书房过夜,是因为深夜皇宫各处大门紧闭,要想出宫得拿着御批,每过一道门都要惊动守门的禁军,云骁帝嫌麻烦,所以就留客了。 …… 沐宸殿里的钟贵妃呆呆地望着窗外高悬于夜空中的一盏弯月,忍不住打发女官又去一趟御书房:“再去瞧瞧陛下往本宫这里来了没有。” 还有那烦人精卫四到底有没有出宫去啊。 女官犹疑了下,还是去了,很快折回来后对钟贵妃说道:“娘娘,陛下留卫大人在御书房内歇息了。” 钟贵妃:“那陛下?” 女官回道:“御书房的门关上了,陛下多半也歇在里头。” 钟贵妃:“这么说,你没进去御书房的门?” 女官点头道:“是,奴婢央求值守的公公去通传,里头只捎出几个字来‘赐茶而退’,就没别的了。” 赐茶而退。 这四个字是云骁帝正要就寝,忽然听说钟贵妃打发宫女来了之后,命大太监李桐送出来的。 钟贵妃恨恨地……快步走到门口又转身回去:“睡吧。” 她躺在紫绡帐中久不成眠,对卫景平的恨意如中了蛊一般,越来越大,几要冲进御书房,质问他为何夜宿宫中,难不成想成为第二个董贤魅惑君上吗。 钟贵妃读书不多,格局太小,哪里想得到男人之间夜里聚在一起秉烛长谈,往往是为了谋事,而她不知道从何处听来的“断袖”之类的野路子,一般没这一步,但凡她多读几本书,就该知道“赐茶而退”的一整句叫做“入直召退选德殿赐茶而退”,这是南宋大诗人周必大的一首七言绝句,说的是诗人黄昏时分被皇帝召见入宫禁“入直召”,就是值夜班后的感慨。 所以,你看,当事人云骁帝亲自澄清,留卫景平夜宿御书房这是正经的不能再正经的事了吧,她千不该万不该想偏。 更不该第二日鸡鸣即起,端着怨妇的架子跑到寿坤宫,向姜太后添油加醋地告状。 第255章 献美 ◎闹去吧,给卫景平添点儿堵也好让她顺顺气。◎ 钟贵妃跑来寿坤宫哭哭啼啼诉苦, 姜太后听着听着,剧情就在这里走向了一整个大无语。 姜太后心道:不都告诉你“赐茶而归”了吗?入直召了解一下, 不懂啊, 那就是你蠢。 她虽然这么想,但不妨碍她拿钟氏当枪使:“这么难得的机会,你不该来找哀家,你得去找御史言官, 让他们劝谏陛下, 远离媚上之人。” 闹去吧, 给卫景平添点儿堵也好让她顺顺气。 钟贵妃此刻气迷心窍, 不知怎么就听了姜太后的话:“对, 母后说的对,应该找御史台, 找御史……” 她眼睛骨碌一转,算了算日子, 后日二月十六休沐, 恰好有时间给宫外递个信儿……钟贵妃的心情陡然好转不少, 直说, 这是老天都看不惯卫景平了,要拉她一把。 …… 晨曦微露, 初春树木还未见青葱,有鸣禽在枝桠间啁啾,不时啄一下才将将冒出头的嫩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