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94节
书迷正在阅读:大佬,咱不离婚了(穿书)、皇帝养生系统(慢穿)、我是真的爱你[快穿]、我靠武力值爆红娱乐圈、香江大佬的首富太太[八零]、妖怪农场[位面]、长歌谢昭宁(重生)、七零大杂院小媳妇她自带好人脸、本王不干了、跟老板重回高中
陶家其乐融融,赵家则一阵死寂。 陈招娣和赵盼儿怎么都没想到陶立冬竟然就这么一走了之,而院子里坐着乘凉的那群老老少少,竟然没有一个劝和,拉住陶立冬的。 “这些人是不是巴不得我家过得不好, 盼着你跟立冬离婚?这群杀千刀的……”陈招娣在屋里小声骂道。 她也知道自家没道理,不敢大声嚷嚷。 可让惯爱站在窗前听壁角的夏老太给听到了。 她当即就插腰骂了回去:“哎哟喂,我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自己娘儿俩把立冬逼走了,现在倒怪我们没拉住立冬, 盼着你们离婚?” 一听这话, 院子里乘凉的众人就很生气。 这种话, 确实是陈招娣能说得出来的。 跟陈招娣向来不对付的马桂英出声道:“立冬多好的一个小伙儿啊,人家好好一小伙来给你家当上门女婿,什么脏活累活都让他干,成天被你们呼来喝去,骂东骂西,人家都不还一句嘴。你们就真当人家好欺负不成?” “像这样的老实孩子,要不是被欺负狠了,他怎么会说离婚?老实人好不容易发一次火,我们还能把人拉回来给你们娘儿俩糟践不成?你们当这是旧社会呢?旧社会地主对长工都不敢这么成天欺辱责骂。” 一向不愿意跟人吵架的王大妈也忍不住出声道:“盼儿啊,立冬他好歹是个男人,自尊心强,来做了上门女婿,心里本来就憋着一股气。你们家不把他当人,呼来骂去,除非他是个怂蛋,没有一点心气儿,否则怎么受得了?他能忍这么久,就已是好脾气好涵养了。” “可不。这样的日子,换我一天都过不下去。”陈小娟在一旁小声嘟哝。 陈招娣见王大妈的矛头指向了赵盼儿,担心赵盼儿被说恼了。 今晚上的事儿,就是她骂了陶立冬一句才闹出来的。她担心赵盼儿心里怪她,往后不给她养老。 她赶紧出声:“说我家盼儿干嘛?都是我骂的。陶立冬事情做得不好,我一个作长辈的说他几句怎么了?” 王大妈没搭理陈招娣,继续道:“赵盼儿你也别把所有的过错推给你妈。你妈听你的。但凡你平时多在中间调和一下,你妈都不会这么欺负人。” “就是。”还坐在院子里乘凉的人小声道,“我看她心里就没有陶立冬。” 听到这话,大家都朝方家屋子的方向看了一眼。 赵盼儿又羞又气又恼。本来陶立冬摔门而去,还嚷嚷说要离婚,就把她的脸扯下来往地下踩了,这些邻居还来指着她的鼻子骂。 可她还理亏,还不能骂回去。 她看着怀里烦躁不安,要哭不哭的孩子,心火冒了起来,往孩子屁股这么一掐,“哇”地一声,孩子哭了起来,哭声响亮,直冲屋顶,而且哭声十分凄惨。 屋外的人都吓了一跳。 都是做母亲的,孩子在这当口这样哭,大家哪里不知道屋里发生了什么? “赵盼儿你别拿孩子撒气。那是你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你怎么下得去手?” “天,这还是人吗?她对陶立冬没感情就算了,对孩子难道也没感情?她怎么下得去手?” 听着大杂院里传来的动静,正在灯下写文章的方毅停下手中的笔,重重地叹了口气。 要不是为了爷爷,他真不愿意再住在这大杂院里,也搬到城西去了。 …… 因为父母屋里只有一张双人床,陶立冬当晚便在地上打了地铺。陶家的屋子窄,陶立冬一伸腿就踢着那些咸菜坛子,他只能卷缩着睡。 没有蚊帐,一晚上都有蚊子在他耳边“嘤嘤嘤”,身上时不时一阵sao痒。 这样炎热的夏天,这样的环境,陶立冬应该睡不着才对。 可也不知是跑了一天累得太狠了,还是离开了赵家,心里压着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陶立冬竟然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清晨,他就骑着大哥让给他的自行车,出现在了城东的村子里。 大概是被逼到了这个地步,有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今天的陶立冬十分放得开,舍下脸来跟人搭讪,笨拙地与人攀谈。 他这样子,倒让那些村民觉得他老实可爱,防备之心去了很多,愿意跟他说话了。 再加上昨天耿平告诉陶立冬的找收购员的方法,十点钟,陶立冬不光自己收了三十来斤瓜子,还跟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妈谈妥了合作事宜。 他精神大振,毫不停歇地又跑了下一个村。 陶母心疼儿子,特地起了大早烙了一张饼,烙得干干的,就算天热放到中午也不会变质。她又用大儿子的军用水壶给陶立冬装了满满一水壶的水。 中午陶立冬吃着母亲烙的饼,只觉得心里前所未有的踏实。按他今天的收获,这样的饼他吃得起,他不是吃白饭的,他能养活自己。 下午又谈妥了一个村,陶立冬没往回走,而又去了下一个村,直到天快黑了,他才蹬着自行车,驮着七十多斤瓜子去了城西。到白大爷家房子时,都已快九点钟了。 耿平开门笑道:“我以为你今天不来了。” 陶立冬拍拍车后座上的瓜子:“今天收获还挺大,不光收了七十多斤瓜子,还在两个村里找到了收购员。” 耿平十分高兴,拍拍陶立冬的肩膀:“恭喜你,走出了一条路。往后啊,没什么能难得到你的了。” 前两天盛景跟他们两口子一起炒瓜子,周爱华对盛景做这生意表示不解,盛景就给她分析了一下现在的经济形势。耿平在旁边听了两耳朵,也觉得国家要搞活经济,势必要放开市场。 市场一放开,可不就允许老百姓做小生意了吗? 晚上睡觉之前两口子算了一笔账,就发现盛景这炒瓜子生意别看不起眼,赚头还是很大的。 如果他们也做起了这个生意,不光能养活自己和孩子,攒上几年没准还能在北城有自己的小院子。 当然,两口子也就想想。 盛景可是一口气拿了几百块钱出来做本钱。他们两口子一穷二白,全家上下就耿平从老家带来的三十几块钱,这其中有十块钱还是他向父母兄弟借的。他是怕到了北城无处落脚,没有饭吃,才借了这些钱。 在没有稳定的进项之前,这些就是活命钱,一个都不能乱花。 但两口子也增强了信心。 只要耿平在盛景这里好好干,养活自己和孩子绝对不成问题。 七十多斤瓜子,陶立冬只拿到了二毛多的辛苦费。但陶立冬一点儿也没沮丧。 因为村民原先种葵瓜子纯粹是为了过年的时候有个零嘴,所以种植的时间相当随意,想起来了就扔几颗种子下去。因此哪怕是一个村的,每家每户收获的时间也不一样。 不到成熟就采摘,瓜子是瘪的,也不重称,陶立冬这里不收,村民也舍不得现在就采摘。 因此陶立冬在两个村只收到七十多瓜子,这并不意味着那俩村子只有这点瓜子。后续收购员会把陆续成熟的瓜子收上来。陶立冬只需要隔两天去一趟,把收上来的瓜子运回来,就能赚一笔钱。 等他跑的村子多了,每天运回来的瓜子自然也就多,收益也更大。 唯一的一点不好,就是辛苦,没时间让他坐下来看书。 好在这瓜子收获的时间截止到十月,十月后就没瓜子了。他辛苦两个月,赚些生活费,之后就能安安心心地看书复习。 因此拿着这两毛四分钱,陶立冬的眼里充满了希望。 “耿平哥,明天我跑另外几个村。如果收的瓜子不多,我就不过来了。后天周日,我有点私事要处理。没准大后天我也没法过来,但那天我一定会下村里收瓜子的。” 陶立冬想了想,把他跟赵盼儿的婚姻,以及要跟赵盼儿离婚的事跟耿平说了一遍。 身为男人,耿平特别能理解陶立冬。 他拍拍陶立冬的肩膀:“你这样做是对的。既然过不到一块儿,彼此都不痛快,不如离婚算了。不过孩子你可不能不管。如果那边抚养,你就给抚养费;那边觉得带个孩子不好嫁人,你就接过来养。你家有老人,让老人帮忙带着。辛苦两年,也就好了。” 陶立冬跟耿平说自己的婚姻状况,并不是想向人倾诉这事,而是有事要打听。 他点头:“哥,你说的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他抬起头来,看向耿平,“我就想问问,这瓜子生意除了收瓜子,还有什么活儿能做的?瓜子到十月就收完了,不知道主家还要不要炒瓜子的人?卖瓜子我也行的。” “这个……”耿平挠挠头,“我帮你问问吧。我也不清楚。” 看陶立冬面露沮丧,他又赶紧安慰:“你别急,应该要人的。你看看我……” 他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当初主家是想让我去推销瓜子的。可要卖瓜子,先得把瓜子炒出来,所以主家让我先留在这里炒瓜子,等瓜子炒得差不多了,我就出去推销。主家同样也是给提成的。” “我去电影院门口看过了,那里的小贩一小时能卖出十几包瓜子。就算主家不要你炒瓜子或推销瓜子,你也可以卖瓜子啊。也不用干一整天,只需要傍晚电影开场的时候,你提着篮子去电影院门口卖,不说多,吃饭的钱应该能赚出来。” “可那样风险大吧?”陶立冬问道。 要是他不指望考大学,就没什么顾忌。可大学需要政审,他担心自己被抓,从而影响前程。 “不大。”耿平把盛景跟周爱华说的那些话跟陶立冬说了一遍,又道,“你要不放心,你明天晚上去电影院前面蹲着,看看有没有人来抓那些小贩,也看看别人是怎么卖瓜子的。” 他道:“我告诉你,我尝过他们的瓜子了,就是放到锅里面炒炒,除了香脆,没有别的味道。咱们的瓜子不一样,用香料卤水卤过的,味道绝对好。咱们的瓜子跟他们卖同一个价,那一天卖个百八十包不跟玩儿似的?” 耿平这话无疑给陶立冬指出了一条活路,陶立冬的眼睛更亮了。 他又问:“我想问,你们住的这房子是要交房租的吗?一个月多少钱?” 刚才陶立冬说自己当上门女婿原因时,就介绍了自己家的情况,耿平一听就知道他在找住处。 他道:“因为一开始还没收瓜子,这三间屋子是空着的,我们又没落脚的地方,主家就借了一间给我们住。这个院子也是主家租的,租金是一块八一个月。我正想在周围打听打听,也租两间屋子。你如果也想租,我们可以一起租个院子,这样互相也有个照应。” “一块八?”陶立冬环顾了一下这个院子,“一间屋子的租金一块八?” “不,一个院子。”耿平道,“这院子有三间屋子,平均下来一间屋子一个月也才六七毛钱。” 陶立冬的眼睛更亮了。 他今天赚到了两毛四分钱,那么三天赚的钱就能租一间房了。剩下的二十七天还能赚不到吃饭的钱? “好,那麻烦耿大哥,你问的时候也帮我问问。”他道,“我租一间屋子,小点破点没关系,只要能遮风挡雨就好。” “成。” 这天陶立冬仍然精疲力尽地回家,但精神状态跟头天晚上大不一样。而回到家里,迎接他的不是责骂嘲讽,而是亲人的关心与热腾腾的饭菜。 吃着母亲特意给他擀的面条,喝着meimei给泡的菊花茶,陶立冬更坚定了离婚的决心。 “妈,明天你跟我一起去槐花胡同那边,我要去跟赵盼儿办离婚手续。”他对母亲道。 陶母嘴唇嗫嚅了一下,想要劝劝儿子。夫妻俩过日子,哪能动不动就闹离婚呢? 可想到今天陶立冬走后老头儿和儿子劝她的话,她终于把话咽了回去,点头道:“好。” …… 周日的大杂院是最热闹也是最繁忙的。 上班的人要趁着这天早上去排队把供应的粮食蔬菜给买回来,主妇们要把衣服被单给洗出来。 这会儿是夏天。如果是大冬天的话,主妇们还要将家里吃的馒头蒸出几天的量出来,冻在门口的大缸里,这样就不用每天发面,下班后把馒头放锅里馏馏,再拌个咸菜,煮个白菜汤便是一餐好饭。 陈招娣把孩子尿湿的小褥子扯出来,扔到盆子里,又将孩子身上的湿裤子扒拉下来,就这么抱着光屁股的孩子进了赵盼儿的房间。 她把孩子往赵盼儿床上一扔,嘴里骂骂咧咧:“这都三天了,陶立冬还不回来,难道真想离婚不成?可真是能耐了他了。这一天天的家里家外都是我。等他回来,我非得让他好看不可。” 赵盼儿睁开眼,懒洋洋地躺在床上,没有说话。 一家四口,她是唯一赚钱养家的。所以家里的家务她一向不沾手,都是陈招娣和陶立冬做。 好不容易有个周末,就算孩子哭,她也懒得动。